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面对由“双减”导致的教育变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及模糊性时,容易产生教师焦虑,主要表现为教学焦虑和时间焦虑。过度的教师焦虑致使教师自我效能降低、产生职业倦怠、身心健康受损,对教师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化解教师焦虑有利于“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推动教育事业进步。为此,教师自身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学校应改进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探索弹性上下班制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末,择校现象在我国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产权及与其相关的交易费用、科斯定理是整个产权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对于分析我国的择校现象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择校赋予了公立学校独主的产权,有助于学校降低交易费用,优化学校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政府应该通过制订择校指标按比例发放制度、择校费监管制度,尝试实行“免费择校”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使择校能够发挥正常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教育券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理论对教育券进行了分析,结合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实践,提出了在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