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毕业生产实习工作是高等农科专业整体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生产实习的目的旨在把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掌握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农业生产及科研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结合我们所承担的科研攻关课题,接收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实现实践教学和科研一体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联系农科专业实际,对农业科学工作者在整个科学研究活动中需要遵守的科研道德,科研道德系统及其层次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论述。力争对规范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行为准则,促进农业科研工作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榆林南部丘陵区观念落后,生态环境差,经济、教育基础薄弱,是榆林经济发展的后进地区。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转变观念,调整经济结构,密切与发达地区联系合作,才能促进榆林南部黄土丘陵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加强教材建设,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在课堂讲授和实习实验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西部大开发,榆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农业发展事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农业发展是实现生态恢复建设的基础,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果生产应作为农业生产重点发展,水土流失应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同时应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6.
在对陕北农村生态农业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陕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评价。探讨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陕北生态农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陕北建设淤地坝的生态作用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发展淤地坝建设在防止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生产、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生态条件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有重要的生态作用,通过采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安排,以小流域为单元,对淤地坝进行科学布局,加强科学研究,增强防洪安全,提高淤地坝建设的科技含量,依法规范行为等措施促进淤地坝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陕北丘陵沟壑区坡耕地退耕种草在自然资源利用上有显著优势,牧草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坡耕地种草在防止水土流失、发展畜牧业生产、促进退耕还林(草)和改善生态条件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有重要的生态作用,通过统筹规划,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行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草地建设的科技含量,依法规范行为等措施促进坡耕地退耕种草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北特产杂果、杂粮的营养、保健、市场及其耐寒、耐旱、适应性等特点分析,说明种植杂果、杂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退耕还林(草)的情况下,发展陕北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陕北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的条件并提出了开发绿色食品的对策。认为陕北土地广阔,具有优质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少污染,农业生物资源丰富,是开发绿色食品的理想地区,开发绿色食品前景广阔。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陕北老区的发展,只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开发绿色食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作物生产中科学施肥,严格生产标准,做好示范工作,抓好绿色食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环节,强化产品销售手段就可使开发绿色食品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