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阐释罗伯特·吉尔平“国家中心”现实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总结了他在新世纪初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基本看法 ,即全球经济呈现高度一体化和明显脆弱化的双重特征、民族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依然居于主导地位、全球经济管理需要强大的领导和经济大国的合作以及全球经济新秩序必须立足于强有力的政治基础等。本文还结合现实对吉尔平的上述观点作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建构主义者关于安全区域主义两个核心理论“安全复合体”和“安全共同体”出发 ,阐述了他们关于走向“安全共同体”的“梯级论”、“阶段论”和“非安全化”理论以及决定这一进程的规范、认同、文化、信任等核心变量和社会化、制度化等重要动力。本文认为 ,与理性主义者相关理论观点相比 ,建构主义者的理论观点既可以解释区域安全研究现存的重大的理论困惑 ,又更广泛地反映了冷战后安全区域化和区域主义发展的新现实 ,所以 ,它是一种创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的“安全”:一种概念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全球化背景,国际关系学界对“安全”概念进行了重新建构。其核心就是“延伸”和“拓宽”现实主义国家安全观。“延伸安全”就是从垂直纬度上将安全的指涉对象从国家向下延伸到次国家和个人,向上延伸到全球和整个人类;“拓宽安全”就是从水平层次上将安全议题从军事领域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这导致一种对“安全”概念的综合化和多学科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中非合作论坛作为中国倡导建立的最重要的区域间集体对话与合作机制,以政府主导、发展导向、协商决策、注重开放性和主权原则等核心特征,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区域间合作"中国模式".它通过规范构建、利益共享、设置议题、权力平衡等独特的效用,既有助于中国实现"和谐世界"的外交目标,也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进程.构建中的这种区域间合作"中国模式"有优势也有不足,更具制度化合作应是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构建南北合作新模式——建设中的地中海联盟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中海联盟是欧盟推动成立的首个跨区域的新实体,旨在提升以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巴塞罗那进程"。该联盟有三个基本原则,即以两年召开一次的地中海峰会为最高级别的政治动员、以平等地位为基础的"南北联合所有"的共同治理结构和凸显创造实际一致性的具体的区域计划。地中海联盟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着一种南北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合作安全”作为冷战后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实践中一种最重要的安全机制,它是西方“共同安全”观和本区域“综合安全”观融合的产物。“东盟方式”是其运行的基本程序。在实际运行中,它表现出明显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领域的互动;东南亚国家、东盟、“自然经济区”等市场组织和“第二轨道”等公民社会组织以及外部的区域间组织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一种多领域和多元行为主体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非洲集体安全机制的创新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冷战后区域集体安全的典型案例,旨在通过集体行动预防、管理和解决内部冲突的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它突破联合国框架内的"中心化的集体安全"而形成一种"非中心化的集体安全";它将以和平强制行动为核心,使人道主义干预法律化、规范化;它通过启用早期预警与反应系统和非洲待命部队构建起冲突预防的运行机制等.但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在运行中亦面临合法性不足及组织能力和资源能力受限等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可以通过强化区域一体化培育更大的自主性和完善已有的"合作维和"机制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同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综述郑先武,张朝阳近年来,河南省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大外贸的格局,使河南外贸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发展势头。一、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河南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地位近年来,河南省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1993...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科托努协定》确定的欧盟—非加太互惠新贸易体制的主要内容 ,即与WTO规则保持一致、将贸易合作纳入发展战略、将贸易合作基于区域一体化进程、多元化的贸易合作参与角色、贸易合作制度化和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实施差别待遇等 ;阐述了双方关于新贸易体制谈判的进展与分歧 ;分析了其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参与WTO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和实施出口导向贸易发展战略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最后 ,建议中国针对性地采取“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并举的战略应对此种挑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