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干部管理的核心是考核,因为只有考核才有识别,只有识别才有正确地使用。识别可以在用人之前,尤其在用人之中。这就决定了干部考核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由于干部素质的表现是一个漫长的、连续的过程,而对干部考核时,作为评价依据的干部的行为表现则是离散的,况且有些指标是难以评价的。因而构成了干部考核的困难性,稍有差错则功亏一篑。因此我们不得不对此进行经常的、深入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创业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主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力、科学的冒险精神、出色的管理能力、博采众长的学习意识、一定的社会实践.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应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创业意识;注意非智力因素培养,强化大学生的"软实力";加强实践教学,缩小社会适应周期;培养创业型教师,打造创业领军团队;营造创业文化,形成创业环境;完善评价要素,实施创业考核;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3.
道是无为却有为──谈无为而治管理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而治思想是华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越来越引起当今世界管理学界的重视。问题绝非偶然,无为而治思想从理论到实践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现代管理意识。它对于解决当前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益具有巨大的启迪性和实践性。这是一个极其丰富多彩和极富魅力的世界。本文不仅就其理论上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而且就实践上的操作性作了较完整的构思,使之构成了无为而治管理的闭合圈  相似文献   
4.
柔性管理的辩证法──刚柔相济,以柔为主郑其绪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所到之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生活在这个空间的芸芸众生自然也不例外:物质生活的满足,使之越来越注重精神的需求;文化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民主意识的加强,提高了公平意识...  相似文献   
5.
再过几年,人类将跨入21世纪。今天的中青年领导者都将成为跨世纪的领导人才,成为承上启下的中坚,这是历史的必然。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经过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锻炼与考验之后,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前进。但是,未来又是严肃的:希望与困难并存,光明与波折同在。它在向我们挑战。跨世纪领导者能否在这种挑战中取胜,于党于国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共同具有开拓性、敏感性、坚韧性、道德性和健康的身心。而在其他方面又有许多不同:在指导思想上,前者突出“新”,后者突出“实”;在思维形式上,前者不拘一格,后者照章办事;在行为方向上,前者以需要为导向,后者以市场为导向;在成果形式上,前者具有多样性,后者具有唯一性;在成果应用上,前者具有滞后性,后者具有直接性;在组织能力上,前者不强调组织能力,后者必须具备组织能力。然而,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又能够共生,实践中两类人才常常共生,理论上两类人才可以共生。  相似文献   
7.
创新的多维度解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创新是指为社会进步或科技发展所做的突破性工作。创新就其类型而言,分为原创型、组合型和模拟型;创新具有反叛性、超前性和风险性的特征;创新的条件是指创新者必备的基本要素: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有足够的知识,要有健康的身心,要有激昂的环境。创新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气,不仅需要自信,而且需要激情。  相似文献   
8.
思维创新的理性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创新起于思维,终于结果,必须使思维的理性与活性高度和谐。做到在反叛中创新,强调自我、非我和忘我;在重组中创新,强调自组、差组和互组;在理智中创新,强调智商、情商和意志商;在观察中创新,强调有意、有思和有破;在体验中创新,强调感悟、领悟和顿悟;在交流中创新,强调求同、求异和求合;在冒险中创新,强调胆识、学识和见识;在环境中创新,强调情境、心境和意境。创新必须坚持逆境坚韧、顺境理智、常境有恒的精神,将个人素质、科学方法和良好环境巧妙地“发酵”,酿造出激情、思绪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的工作纷繁复杂,面对的问题不仅千差万别,而且千变万化,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模糊性、多值性和可变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哲学现象。能否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现象,常常与领导者的思想方法密切相关。不同的思想方法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组织非智力因素建设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又是一个与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文化管理、软实力建设相联系的课题。高校组织非智力因素建设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组织自信、组织意志、组织思维、组织学习、组织网络和组织特色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而现实的意义,指出了高校组织非智力因素建设的水平使组织有了平庸与杰出之分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