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如果站在现代的人学的价值观,也就是人作为主体的价值表现在人对客体的需求和欲望这一角度来审视后新时期小说,那么后新时期小说是力图避开与主流意识形态对话,避开做具有时代性“大写的人”,避开人的价值体系,去体现它的艺术意向的,但也应该看到,后新时期小说虽然公开打着反叛人的崇高性和人的价值的旗帜,但在许多方面,“背地里”却向人的价值靠拢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包括近几年大学思想教育课的开设),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思想教育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面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思想教育学,并重视和加强对它的研究,便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了。研究高校思想教育课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认识其本质、内容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增强其效用,也属于这一范围。  相似文献   
3.
关于表现型艺术的理论与作为视觉艺术典型的绘画的表现型实践均始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践早于他们数千年,这就是汉字的书法艺术。汉字虽然来源于象形,但作为书法艺术,它早已超越造型而进入了一个纯表情领域,原先来源于象形的点画已经变成了一种几乎与其内容和象形的对象物脱离的纯表情符号,这种符号既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模拟,也不是对汉字内容的形象化,而只是以其本身形态和运动对主体情感的比拟,只是人们情感律动的对应物。书法艺术虽然属于视觉艺术,但是它同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有着更同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50年代和80年代初兴起的两个小说高潮对于现代价值观从形式到内容方面都有所偏颇,未来小说应是调动一切手段表现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当前出现的观念扭曲、道德滑坡、社会风气衰落等现象,多数人感到忧心,例如观念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归根结底是排斥一切利他主义的利己主义。表现在社会风气中诸如权钱交易、关系学盛行、见利忘义、见死不救、麻木不仁、不讲人格、不讲公德、不追求真诚、正直、善良、友爱等等反文明现象。但对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人们却有种种不同解释,反映了不同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关系到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以纠正这类消极现象,所以不能不予以明辩。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分析这类现象,就不能不涉及到作为经济基础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何其芳现象,探讨了文学丧失主体性的真正原因。认为在政治不放弃“关心”文学和塑造生活及灵魂的情况下,疏离政治便从本质上放弃了文学;而发展文学的唯一途径是作家“独立地介入政治”,即积极干预政治层面下的意识层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现代价值观,观照了当代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作者认为:50年代末以崇高为主调的长篇小说、80年代初以多种审美意识的交融为特色的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较大反响,恰恰在于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现代价值观.而目前小说遭受冷落的原因.正在于现代意识也即现代价值观的缺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