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数量扩张和结构变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人们对工业品及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非农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非农产业发展是靠农业推动进行的。在非农产业发展的初期,农业作为一国最大的产业有义务将非农产业,特别是大工业培育起来。农业是非农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业推动的关系,对经济发展与改革有十分首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区组成要素及其属性经济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经济区指凡具有区际特色的经济分异(质和量两方面)区域,诸如我国的经济地带、资源开发区、对外开放区、流域、山区、城市联合以及按产业部门(或行业)划分的区域等,甚至象东北亚、西欧等均可称为经济区。狭义的或典型的经济区,即通常人们所讲的综合经济区,是指具有区际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经济系统,如上海、东北、闽南,陇中等皆是。一般来说,广义经济区可操作性不强,它只能从总体上大方向上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对局部有共性的控制作用。综合经济区是在广义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院校已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主力军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效率,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在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时效性原则基础上建立以人员投入、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为输入指标,以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申请专利、科研奖励、验收及鉴定成果数和成果技术转让数为输出指标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农业大学2005—2010年的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五年来东北农业大学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效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其中有的年度技术效率还有待提高,因此应当调整科技活动中人、财、物的投入,加大科技活动产出,进而提高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