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用价值哲学的观点分析马克思教育哲学与马克思关于类的个体的概念和人类发展的价值观之间的联系;用实践哲学的观点阐述了马克思教育哲学意蕴与当代的时代精神、时代文化的联系。在二者联系的基础上,进而阐述加强研究马克思教育哲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验文化的意义构成的“普遍对象”生存发展意义上的概念文化,在物理意义上可认为是经验文化矢量的最终合成,这类概念文化规定了经验文化发展的方向,是历史文化同一性的梯次体现,同样,在该类文化的概念中也容纳着可衍化为与经验文化现实意义相适的多重个体单位文化的可能。这一辩证关系显证:现实文化的一种定义为这类概念文化可能的现实,文化的科学表达要符合进步意义的类向性概念文化普遍语义的语法。而在“历史交往”复杂语境下,判断经验文化质规定性的概念思维活动难以运营,需要转换思维方式,即人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形成感觉直观与理性思维互补式思维的科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4.
判定事物在本质上是否是真实的必然,是否具有科学知识的性格,这种证明在于要考究知识是否具有一般可靠性。知识所要求的一般可靠性、合法性,就在于要用科学的认识论认知,对所得知识的基础事实性的描述有理性思考,并且知识要具有潜在的实践环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路径就符合这个科学判断的定义,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科学运用所得的结论,同时是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建设过程的事实性的选择作出理智思考后的结晶,并且也充分考虑这些选择的现实实践的合理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路径具有合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科学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5.
"君道"和"师道"是陈亮"治道"思想两个向度,"君道"施的是"礼乐刑政","师道"行的是"仁义孝悌",君主"经世致用"之道在于能够"交修而并用""君道"与"师道"。从"王霸义利之辨"的批判来看,"君道"与"师道"统一的"治道"思想之所以能解构朱熹"三代"历史的必性命题,在于陈亮清晰分析"君道"与"师道"存在的内在命理,即"号令"与"教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可归纳为三对共存范畴:政治权威与道德权威、实体规范与道德约制、外在行为与内在修养,这三对辩证统一的范畴有力地佐证君主治理国家过程"君道"与"师道"的施行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