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现实的四个命意出发,可列述现实书写的两个要件,进而聚焦于1980年代以降台湾现代诗的现实书写。可首先通过讨论外于共相的背景音乐式现实书写,即就诗作对现实的反应切入核心。1980年代之后,台湾现代诗的现实书写汇集各种手法而粲然大备,拓展观物方式而视野大开。1980年代以降,战后第一世代诗人成为了台湾现代诗创作与论述的主力,出于各种推波助澜的主客观因素,台湾现代诗的现实诗学已迄完成。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当代诗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诠释力所涵盖的诗人群或诗潮相当程度地遮蔽了富于创造力与生命感却未必"与时俱进"的诗人个体。诗风或诗潮命名者的光环经常笼罩诗作的个别现象,时间久了,暂时性的权宜命名则鸠占鹊巢,变成恒常的指谓。命名关乎对文学现象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用恰当的语词替诗作的各种元素命名,以建构诗史的诠释体系,则关系到诗体的认知选择与美学倾向。从名实问题入手,以洛夫为例,拈取具标杆性的超现实作品,可以讨论台湾当代诗中因诗潮而汇聚的诗风,并兼及因诗风涌现而累积的文学史议题——我们发现,洛夫在1950年代的《石室之死亡》,其"超现实"包裹着"事件的即兴演出"的"后现代诗"因子;1980年代之后方兴未艾的"后现代"时代,洛夫的《漂木》,不但显现"政治议题与文本交欢"的后现代特质,也涌动着"浮动在现实之上"的"超现实"影子。于是命名的权宜性与固着性令人深思,其中牵涉的命名效力与诠释样态,是我们应当思考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摘要:在台湾当代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中,后现代的“后”同时具备“现代主义之后”及“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两种意涵。居于台湾“主流”位置的后现代论述,恒以简化的标签横扫文学界与文化界,昌言文类泯灭、意义崩解、游戏当道、解构至上,造成1980年代之后,文学创作者向边缘靠拢的风潮。权宜性的“后”字,极贴切地表述了后现代思维中的解构精神:既解构外于自我的一切,也趋向自我消解。台湾现代诗界对于后现代状况的发生与取名的意见大致可分为两派。不赞成或不喜欢后现代艺术表现的学者、炒作或消费后现代主义的评论者、及从文化角度研究后现代的学者除外,对于后现代思想的论述意见也有分岐明显的两派。通过探讨理论演绎后的台湾后现代论述轮廓,从时间上与美学上的后现代意涵,可把握台湾现代诗坛理解中的后现代诗特质,追溯历史发展中的各种派别与意见.进而讨论奚密、廖炳惠、简政珍对后现代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自1986年出现类程序语言的诗作,数字环境改变了解严后的台湾当代诗,而使得互动、制动、多向、多媒体、非平面、多重叙述的创作方式,大幅冲击了以平面出版、单纯文字构筑的文学环境,形成20世纪末备受瞩目的文化现象。从文字到图像与影音,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从单一文本到超文本,从作者往读者的单向灌输到作者与读者间的多重互动,数字语境下的台湾当代诗在文字与非文字、意象与意义之外,引逗出令人反思的情意姿态。数字语境之于台湾当代诗,呈显激发创作动力、扬掀传播媒体的革命、活化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管道,而未曾背离纯文字书写的文化论述。同时,做为工具的数字元素,在人为的发扬蹈厉之初,从试图摆脱单文本、纯文字、纸面传媒的当代诗发展背景,建构各种超文本、多媒体、多向性的作品,而使得文字与图像的依违关系由显而隐,无意间碰触意义释放、意象表现等问题。以超文本文学下的台湾当代诗发展为主,可描述1990年代以来,台湾当代诗在数字语境下的发展概况以及数字文学论述的建构;以网路社群中拈取苏绍连的数字创作为例,可探入台湾当代诗因传播媒介转变而开启的创作实验与诗艺格局。  相似文献   
5.
文章讨论1960年代开始发表诗作的台湾现代女诗人:夐虹、白雨.从诗史的角度,对夐虹补苴罅漏,提出叙述性与宗教性,作为阅读夐虹诗的补充观点;对白雨,张皇幽眇,援引较罕被注意的诗作,强调白雨对生活细节的洞烛力,而特别提出客观语调为白雨诗的优点.在某个层面上,夐虹和白雨的诗写得不总是像“女诗人的作品”;她们在语言上最大的共相,是诗语的表现不受性别成见束缚、不刻意避开横梗的什么.评论者习于以化约的母性或女性特质圈定的“女性书写”,因此不适用于夐虹与白雨:至少在狭义上,观察夐虹和白雨的诗,可以让我们为女性书写划下另一种定名方式.  相似文献   
6.
台湾现代诗史中的后现代有两种不同的意涵:时间上的后现代及美学上的后现代。时间上的后现代,指向1980年代以后;美学上的后现代,其哲学内涵重于拼贴的形式,而于1980年以前的诗作就已见蛛丝马迹。透过文化及文学、美学、哲学翻译的后现代思维,在台湾有形式与内涵分离的现象。在形式上,一眼可见的后现代,未必富含后现代的精神;而具备后现代精神的创作,未必符合标签上的后现代。论文以夏宇、向阳、简政珍、杨小滨的作品为论例,就形式的游戏与辩证的思维两方面切入台湾当代诗的后现代语言,尝试寻绎后现代语言中的解构精神:既解构外于自我的一切,也趋向自我消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