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关柔性的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消费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限于狭义消费即生活消费。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提高消费水平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方面。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同时,消费作为经济运动过程的一个环节,对生产有着反作用。因此,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研究,对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对实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从需求的角度,就我国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现状,以及解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作出定量的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大系统.它不仅包括物的因素如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还包括所谓"软件"因素如教育、科学技术、管理等.生产力各因素按照一定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力作为一个整体要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佳效果,其各组成要素之间必须有某种最佳的配比和最优的结合.生产力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探求这种关系,以合理地有效地组织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考察了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指出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和其他效率损失问题其根源在于供应链的结构.即供应链中任何一对买卖双方都具有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这种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契约的不完善,包括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导致委托和代理双方产生了目标与结果的重复次优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成制与相对绩效评价机制及其效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团队的激励问题是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对团队中各成员的报酬机制的设计则是团队激励的核0.在委托人就代理人因承担风险而给予的补偿机制中,分成制正日受重视.本文优化确定了分成制中考核指标的权重与激励强度.尔后优化设计了团队成员的利益分享机制,提出7一种对代理人绩效的相对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金需求的经济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经济改革以来,随着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控制由直接到间接的逐步转化,货币政策手段对于稳定经济所起的作用正愈益为人们所重视。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控制,其核心是控制货币供应量,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又必须以现实的货币需求为依据。货币是划分层次的。在我国,传统的货币概念为市场货币,即流通中现金,它直接影响着消费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以及市场物价总水平。因此,对这一类货币需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供应销优化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消费品市场需求特征把消费品划分为功能型和创新型两种类型,指出经营功能型消费品的供应链应强调低成本。而经营创新型消费品的供应链应强调高柔性。并通过中国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两种供应链模式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产业部门是一国经济的主体,产业结构问题是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产业结构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但大致都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各产业部门产出的比例构成(以下称之为“产业构成”),以及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产业部门全体构成整个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产业系统,上述两方面中,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表现了产业系统的内部结构,相对说来,产  相似文献   
10.
新产品开发的最优战略均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产品开发时间、产品开发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这4个战略因素之间权衡关糸的基础上,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关于成本、质量、时间的最优战略均新模型,通过对该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揭示了4个战略因素之间的最优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