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郝一星 《社区》2005,(4):58-59
我住的北京西城区西廊下21号原来是一个机关宿舍大院,虽彼此相熟,但人们不大喜欢把别人问个底儿掉。20世纪60年代初,一批干部奉调离京,有的到东北局,有的到华东局,也有的到中南局,这些平时很不起眼的人,到了那边方显出身价来。有的当上了省委书记,最低的也是厅局长,我这才知道区区西廊下21号原来也是藏龙卧虎之地。龙虎既出,此地风水渐变,此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户新的主人,留下的和新来的似乎都是些官场的失意者。楼下住着一位老太太,姓彭,人们称她彭大姐,孩子们私下猜测她就是写《我的一家》的革命妈妈陶承,其实不是,但也是一位资格很老的老…  相似文献   
2.
郝一星 《社区》2005,(5):57-57
我居住的西廊下大院最值得回忆的时期是1964年和1965年。在夏天的晚上全院的人几乎都在院里乘凉,晚风徐来,女孩子们围坐一起轻声漫歌,歌声荡漾,树影婆娑,一派平和景象。有时大家还自发地举行个小型的文艺演出,谁都可以露两手。一位花甲老人也从楼上搬下一张小桌,支上扬琴,奏一曲《金蛇狂舞》。此老是从苏联抛下俄国妻儿归来的。我曾看过一首他写的长诗,字里行间满是思念和追求。老人身体很棒,文革中还坚持到什刹海滑冰,在社会上混的小青年们都认得他。文革后,老人仍不减当年热情,和萧军、姜椿芳、张执一等人发起成立“野草诗社”,后又成立中…  相似文献   
3.
第二集苏共的基本理论及指导方针世纪之交,在资本主义的故乡,接连爆出四则震惊世界的新闻:一是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  相似文献   
4.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是由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苏共兴衰与苏联兴亡”课题组、中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联合摄制,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承制的8集DVD教育参考片。该片在部分党组织和党员中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本刊曾于2006年第12期刊登该片第3集《苏共的意识形态工作》解说词。应读者要求,本刊从本期起陆续刊载其余7集的解说词,它们在《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登载时,文字略有改动,技术上作过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5.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雕像静静地矗立在这里,他身后的斯莫尔尼宫曾经是十月革命的总指挥部。大门里面尘封着历史的烟云,宁静的草坪记录下许许多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  相似文献   
6.
1988年,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出了这样一本书:《1999:不战而胜》。他在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苏联人追求的是不战而胜。……我们也应追求不战而胜。""苏联人矢志不移地要实现建立共产主义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西廊下2号     
郝一星 《社区》2005,(3):56-57
在北京住了快50年了,几乎一半的岁月是在西廊下2号度过的。西廊下的岁月已随风飘逝,我却始终难以忘怀那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日子。那是我青少年时代的一张光盘。少年时的许多记忆都浓缩在了那里。西廊下位于四九城内,在阜成门和西直门之间。从阜成门进来往东大约走几百米,快到白塔寺路北有条胡同,叫宫门口,顺宫门口往北不远,抵住东西一条窄路,这条路叫葡萄园,路北有几条南北向的胡同,当间的一条就是西廊下。这条胡同笔直,中间有条向东折去的胡同叫中廊下,通过去就是东廊下胡同。顺西廊下走到最北头,胡同呈U字型西折,和福绥境胡同相连,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