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邓小平认为,群众的利益是共产党员的最高追求,群众的拥护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基础,群众的智慧是科学理论的不竭源泉,群众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邓小平的群众观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仇富型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每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生成原因主要在于: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相对剥夺的民众心理、网络媒体的支持促动、富人群体的不当言行。应当采取以下对策进行治理:调节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分化;培育富者文化,改善富人形象;强化制度约束,惩处为富不仁;及时公正回应,快速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3.
针对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如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尊重缺失感、道德焦虑感等,需要通过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正、强化政治参与、合理引导舆论、完善法制建设等途径加以化解、疏导,引导、规范民众的网络表达,从而遏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达到从源头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郝其宏 《理论界》2014,(11):71-74
网络媒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综合性等特征。这些特性能够帮助网民消解"把关人"的控制,重构"议程设置"理论,促成网络公共领域,助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在事件的扩展阶段,网络媒介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分析引导、网民的人肉搜索、网络事件标签的提炼提供了空间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居家养老模式是中国目前最为普遍的养老模式。其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养老方式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但同时也有着诸多显著的缺点。近年来,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问题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与重视。因此,适老化改造这一服务项目便应运而生,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也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本研究立足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探讨了社会工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郝其宏 《理论界》2012,(11):71-73
针对目前学术界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效应的评价观点不一,且没有论证的现状,本文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总体上正负效应并存,个体上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积极效应有推进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公平、宣泄不良情绪,消极效应有侵犯公民权利、干扰司法独立、放大社会矛盾、降低执政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孟子在其长期的游说与论辩实践中,形成了雄浑浩然的话语风格,其主要表现方式为:语气雄肆奔放,咄咄逼人;句式排比而起,若决江河;驳论直击要害,刚健有力;论证擅用比喻,雄浑精练。其形成原因在于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刚直耿介的个人性格和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这种话语风格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郝其宏 《齐鲁学刊》2013,(1):96-10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定数量的网民为了特定目的围绕热点问题,在网络公共领域大规模汇聚意见进而影响现实生活的群体性事件。在历史沿革上,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之一,具有规模性、冲突性、集群性、制度外行动、人民内部矛盾等特征;在要素构成上,具有鲜明的网络属性:发生空间在网络公共领域、主体是网民、客体是适合网络传播的热点事件、形式是意见的网络汇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认为,依法治理腐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对历史经 验的科学总结。做好依法治理腐败工作,必须强化普法教育,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完 备的反腐败制度;依法监督,坚决惩处;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0.
王文静  郝其宏 《国际公关》2023,(22):127-129
在社会燃烧理论的视阈下,网络舆情是燃烧物质、助燃剂、点火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是层层递进、量变引发质变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新兴媒体的发展增加了舆情滋生的燃烧物质,一旦网络场域内出现突发事件就会迅速达到舆情爆发的点火温度。作为网络舆情引导的前沿阵地,政务微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消除网络场域内的燃烧物质,控制助燃剂,降低点火温度,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本文从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出发探析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以及政务微博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为政府部门更好地把握网络舆情事件发展脉络、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和预警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