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财产类犯罪是所有犯罪类别中所占比重最高的犯罪类型,探讨财产类犯罪变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法律年鉴》数据表明,社会经济增长水平、收入分配状况、通货膨胀、失业率以及城市化率等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犯罪数量的变化。社会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水平对我国财产类犯罪数量的变迁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降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水平不失成为一种控制我国财产类犯罪数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广义期望效用理论推导出的数学定理表明,惩罚型法律调控能够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和提高处罚力度的方式,有效降低理性行为人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提高合法行为收益与降低违法行为收益会对理性主体效用产生同样的影响.探讨了合法行为收益差距对理性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发现收益差距的扩大会提高理性主体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且这种效应对低收入群体最为明显,通过立法司法方式降低收入差距能有效地控制违法犯罪数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