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谱系语文学(Stemmatic philology)对于人文学的意义如同古典力学之于自然科学,它早期聚焦于古典抄本的形式化探索,在19世纪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受生物学科的影响,简化为注重世系继承关系的谱系法(Genealogy,中文又译“发生学”)。前者注重亲缘关系,可能是一个树状或网状关系图;后者更像一个线形图。福柯为Genealogy更多赋予了发生学及事件性特征,他正是受到语文学家尼采的启发。尼采揭示了古典文本追溯起源时的非本质主义和偶然性。在当代,面对海量的手稿/文本/语言/物种/形式规则系统,谱系学更多与生物学互动,它通过计算机和大数据抓取,又回传给了人文学成为“新谱系学”。明确两个外文词可能出现的同词混译,它是树状的Stemmatology还是线状的Genealogy,不仅是知识侨易的,更是认识论的。  相似文献   
3.
从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分析与批判中,找到重新阐释卡夫卡作品的可能。卡夫卡笔下的麻木的人群正是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人”;某些主人公并非如过去评论者所言是“弱的英雄”,事实上反映了作家的无奈;因此,他对“城堡”的描绘事实上是对人类工业文明暗淡前景的预言。  相似文献   
4.
郝岚 《青海社会科学》2014,(2):136-142,168
文章历史地考察了西方女性主义自20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将百余年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段:20世纪前80年为孕育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基本没有女性主义的同步回响,但在译介领域也偶有涟漪。1980-1994年为勃发期,特点是译介先行,译介内容不分先后;女性形象批评长期占主流;主要集中于西方文学研究等。1995年至今是繁荣期,研究范畴涵盖东、西,研究视角更广阔,日渐与世界接轨但仍有差距;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获得制度化保证,学科化明显;目前的研究流派纷呈,但其中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方兴未艾,预测未来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郝岚 《东方论坛》2005,(3):76-80
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知识分子,林纾有一个开明的西方观.他渴望借西方之用来修正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完全地摧毁它,这一点相对于后来的五四知识分子尤显重要.他的兴女学但限女权的主张,在当时的语境下也具有相当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西文学真正交流的开始,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现代性有着密切联系。在文学实践上,林译小说打开了中国人的世界文学视野,将小说纳入了正统文学观;林纾以其翻译实绩丰富了近代小说的类型;外国小说的叙事也引起了林纾对传统文学叙事功能的新理解,催生出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人称与日记体。  相似文献   
7.
将比较文学研究放之于传播这一链条之中,会出现新的研究视角。人类历史主要出现了三种传播方式:口传方式、文字与印刷文化方式和电子文化方式。尽管近年来,电子媒介的演化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文学阅读、创作与研究,给比较文学研究和文学本身都带来了危机,但同时也为重新审视这一学科带来了新的可能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郝岚 《东方论坛》2004,(1):72-77
哈葛德的冒险与神怪小说是林译小说中数量较多、影响较大的作品,正是这些通俗小说成为中国新小说的效法对象.林纾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序跋实现了译者对原本的干预,忽略了西方冒险与神怪小说中的个人主义因素,特别突出中国传统中所缺乏的"贼性"与"盗气",将西方人炫耀种族优势的小说作为抵抗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武器.但正是这一点.凸现了他意欲在屈从于西方话语之后获取攻击帝国主义力量的困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