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从毛主席诗词陆续公开发表以来,已有许多专门家和从事毛主席诗词教学的同志,出于宣传毛主席诗词的良好愿望,为它作注释和进行讲解,增进了大家对毛主席诗词的理解。但注家蜂起,就难免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意见。产生这种情形,是很自然的,正如郭沫若同志在《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一文中所指出的:“主席的诗词虽然人人爱读,而不一定首首都懂。其所以然的缘故,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席那样的生活经验,而于主席酝酿每一首  相似文献   
2.
《左传》很早就有人称它作“相斫书”。虽然这样的看法显得简单化了些,因为《左传》这部书不只是写了战争,还相当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但这样的看法突出了战争的描写在《左传》中占有的重要的地位,却是独具只眼的。我们要想对《左传》这部书的价值和在历史上的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认其研究它关于战争的描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  相似文献   
3.
在送别抓纲治国初见成效的一九七七年,迎来对实现抓纲治国三年大见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九七八年的时候,经英明领袖华主席批准,报刊上发表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这不仅是整个文艺战线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封信里,毛主席不仅热情地赞扬了陈毅同志的诗作“大气磅礴”,“剑英善七律,董老  相似文献   
4.
如果要全面论述司马迁对待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态度,我们就应看到:司马迁在《史记》中从各方面对某些封建帝王和封建统治阶级的人物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也对历代的(尤其是汉代的)所谓“明君”、“贤臣”和“循吏”热情地给予了歌颂和肯定。关于前一方面,很多论者已注意到,并给予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本文只就后一方面略述笔者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是我国乃至世界诗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整首诗是作者匠心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思想和艺术的整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只有屈原那样的诗人,又经历了那样的遭遇,才能够写得出来。齐梁时代的文学批评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说得完全正确;“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可是对于这样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今天我们要达到对它的比较充分的理解和欣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不论在我国的史学遗产中、还是文学遗产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史记》进行研究时,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司马迁思想的评价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从思想上研究《史记》的出发点。但同时,却不能不承认,如何评价司马迁的思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对汉初的思想斗争、汉武帝“独尊儒术”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也涉及到评价古代作家和思想家的方法论问题。我在这里,也不一定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只是粗浅地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而已。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党内,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包括刘少奇、林彪,都是尊孔派,都把孔孟之道当作他们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半个世纪以来,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同中外反动派和党内历次机会主义路线斗争的时候,总是反复地批判孔老二,批判孔孟之道。这体现在毛主席的一系列光辉著作中,也体现在毛主席的那些写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光辉诗词中。现就毛主席诗词对孔孟之道所进行的批判,谈一些学习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录于梁代萧统所编《文选》中。由于这十九首诗的艺术性都比较高,思想内容和风格也比较接近,所以此后它们就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人们专门研究的对象。古今都有不少论者写过评论文章,对于它们的评价问题还曾引起过一些争论。这本是自然的事,因为对于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的文学作品,常常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反复的探讨,才能对其  相似文献   
9.
自从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来,东汉初年的班彪班固父子对司马迁及其《史记》所作的评论,不但出现时代较早,也较为引人注目。后来对司马迁及其《史记》进行研究和评论的人,几乎没有不受到他们的说法的影响。然而他们的评价,真是历百世而不易的吗?其中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目的,除了豢养一批舆论工具专为其制造反革命舆论外,还利用古代诗词借题发挥,以古喻今,以古讽今,为自己涂脂抹粉,发泄对党和人民的仇恨。对于“四人帮”的这一鬼蜮伎俩,必须进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