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试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中国的翻译理论围绕着“信、达、雅”和“直译、意译”的蹴臼,一直螺旋式地绕来绕去,进展甚微。近年来,语言学、信息符号学、文化学等理论的蓬勃发展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开拓出了新的领域。本文拟通过对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等语言学各分支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的探讨,试图阐明语言学理论对建立完整系统的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百余年来 ,不少中国传统典籍被译成了英语 ,这对弘扬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英译过程中 ,尤其对文化术语的翻译 ,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翻译中应该研究的三个问题 :一、注意民族文化的特征 ;二、对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要做历时和共时的分析 ,从文化值和形神结构上进行归纳分类 ;三、必须遵循正确的跨文化翻译的原则 ,即“保持文化个性 ,力求形神兼备 ,减少文化亏损 ,平衡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西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两种迥异的轨迹及其造成的影响。西方文化现代化起步于文艺复兴,历经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政治和工业革命,是一个自我蜕变、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由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对神权的怀疑与否定。这种主体意识激发了人类的独立性和认识自然的冲动,其后果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其进程是顺向的。19世纪,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即由于外部力量的冲击,中国被迫发生了修补式的洋务运动、改良运动,及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这是一个仓促的追求物质文明、然后返回到逐步进行思想解放的逆向过程、且这种思想解放又是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这种不同发展轨迹导致了不同后果。在西方,文化现代化是从多方面整体推进的,理性发展相对成熟,自然地激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理性发展迟缓失衡,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阻碍,乃至辛亥革命后的社会仍然是“假共和真封建”,同时造成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滞后。  相似文献   
4.
文化反映出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生存与创造的轨迹,是一个民族思维模式、道德规范、生活习俗的集中概括,因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走向和气质。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汉语,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成为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最形象的语言之一。因此,由汉语所表达的中国文化的英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长期使用和交流中沉淀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易,汉译英更不易。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汉语和英语是分属两个截然不同语系中的两种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思维定式支配下,两种语言在结构、词汇等很多方面差异较大;二、语言既是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表现民族文明的主要载体,不可避免地会打上独特的民族文化烙印;三、英语水平的高低是搞好汉译英的基础,未曾长期生活在英语国家的中国人很难象英美人那样对英语运用自如。所有这些必然会为汉译英工作中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