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政治文化发展的理论渊源,在我国当代和谐政治文化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价值指引;深化并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塑造合格主体;倡导诚信友爱,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伦理支撑;确立全球化意识,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注入时代的新意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的政治文化是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产生的,是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融合,其突出特点就是和谐性。政治人格也就是政治个性,与政治文化有密切联系,不同的政治文化涵盖着不同的政治人格。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和谐性及其追求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对现代整合子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政治参与,营造一种宽容精神,为现代政治人格培育提供伦理支撑;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现代政治人格的培育提供价值导向;有利于深化并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培育独立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后期,协商民主成为西方民主理论的一种新转向,代表西方民主的最新发展。我国协商民主在民主价值、目标追求和政治文化背景上与西方有本质区别,但西方协商民主所强调的公平、公开、包容、理性、协商等原则和理念,则与我国协商民主的政治诉求相契合。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协商民主视阈下探讨我国政治民主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政治人格的塑造问题。以西方协商民主与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诉求的趋同为着眼点,力陈现代政治人格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从制度、文化、社会以及公民自身等方面着手塑造现代政治人格,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与实践价值,展现为传续乡村精神血脉、构建淳朴和谐乡风、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坚持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面向。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求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因素的同时赋予其新形式、新载体,另一方面要求结合乡村生产生活实践创造文化的新内涵、新样态。新时代,面对文化传承主体缺失、文化体系散乱、地理文化隔阂以及技术鸿沟等挑战,乡村文化建设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强化主体担当意识,统筹推进文化设施、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三位一体构建,完善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以数字赋能为导向推动文化传播数字化,真正发挥文化启迪心智、滋润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此科学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意蕴、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至关重要。从理论逻辑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自信,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就现实逻辑而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反思了三大文明古国消亡的历史教训,克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内在局限,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应有之义。只有科学而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新阶段和新高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