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影响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变革,旅游产业链结构、旅游消费模式、产业盈利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论文应用经典的产业链分析工具,通过新旧产业链结构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旅游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并提出适应性的策略。研究发现大数据时代旅游产业链的改变是一种结构性的改变,比较传统的产业链,创新型的产业链更加重视对消费者的组织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挖掘,竞争的重心由产品创新转移到对潜在消费者的组织与需求的引导与激发。新兴旅游企业迅速崛起,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提速,产业定位更加准确,产业融合加快,跨界产业增加则成为大数据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针对这些趋势,论文围绕旅游规划、在线产品、个性营销、代理服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产业经过了30年的发展,从默默无闻到如今被赋予扶贫致富、增加就业等诸多的功能,也引发了各种争论,特别是对旅游产业的地位有颇多异见。在众多影响旅游产业地位评价的因素中,如何界定旅游产业范围引人关注。从旅游集群角度认识旅游产业,明确典型的旅游集群模型及其应用价值与局限,揭示旅游价值链扩张作为集群发展动力的机理,制订阶段性调整旅游产业政策,可以使2010年代后的中国旅游市场获得新的扩张与改变。  相似文献   
3.
沈阳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分析了沈阳城市旅游形象急需建立的迫切性,然后结合沈阳的实际,分析其形象设计的地方性特征、市场感应特征及其竞争替代特征。最后梳理出对应于不同客源市场的城市旅游形象口号,并提出塑造沈阳旅游形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旅游产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三种典型模式,即企业集聚驱动、劳动吸纳驱动与一体化驱动,并分析其各自的动力机制。提出地方政府应在非城劳动力安置、吸引民间资金、敏捷地方信息和消除旅游资源利用壁垒四方面发挥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研究提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转向将旅游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注意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尺度的目的地)需要在地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游客旅游体验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处理得当,旅游业可以成为扩大社会目标的巨大动力.许多地方正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谋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用于定性研究的提纲。  相似文献   
6.
在严格界定研究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影响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据此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做了旅游竞争力的总体特征分析与城市类别分析.研究发现,14个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阵营划分与人们的常识性客观认识存在差异,该差异反映了不同城市在旅游资源利用和城市旅游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广阔空间,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将旅游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注意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尺度的目的地)需要在地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游客旅游体验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处理得当,旅游业可以成为扩大社会目标的巨大动力。许多地方正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谋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六个关键性因素,并构建了描述它们之间关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胡晟妍  郭舒 《理论界》2006,(8):68-69
辽宁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随着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辽西旅游热线的开发,辽宁的旅游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成绩。近年来,区域旅游合作成为一股热潮,为实现辽宁旅游的长久发展,构造省内旅游圈势在必行。本文对城市群和旅游圈概念进行了阐述,从辽宁旅游的现状出发,提出构造辽宁城市旅游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本文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内涵、研究价值和本质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分析了经济学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解释,提出了经济学做为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合理性,并前瞻了未来竞争力研究的跨学科方向。最后对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沿着探究不同治理模式差异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机理,窥视不同治理模式的核心问题,分析影响公司治理演进的因素的路径,对公司治理演进何以形成较为引人注目的个性化、多样化、趋同化三种趋势作了理论解释。认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视野过度地聚焦于公司治理演进的模式比较、演进趋向预测等表层问题,而暂时忽视了对公司治理演进的理论的探寻,是无益的。并提出路径依赖理论、多重制度均衡理论、合约性质理论可作为解释公司治理演进的理论根据,其各自的解释力如何,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