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著名作家卡夫卡在长篇小说<城堡>中对女性做了精细的人物刻画和心理描写,粗略地分析了其中的几个女性角色的各自不同的命运以及造成此等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详尽叙述并讨论了女性问题.分析极为精确和深刻,同时作者也表明了自己对待女性的态度:在男性社会中,女性注定只能屈服于男性,接受社会强加给她们的角色和弱势身份,这种自我接受和放弃使得女性默默地忍受着男性的压迫和歧视,也放弃自我解放的希望.这不是某个女性的悲哀,而是这个集体的悲哀.  相似文献   
2.
3.
作者结合自己在成人外语教学中的实践阐述了外语教学与情商培养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培养情商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迷人的比利> 以认识为主题,以不断变化的视角着力展现叙述者对比利、爱情和谎言等对象的认识过程,可以说认识本身就是它的主题.然而认识的过程却是艰难而又复杂的.认识不仅因人而异,而且认识只能借助并局限于一定的视角,认识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角的变化.本文作者巧妙地把握住叙述,视角,认识,爱情与谎言之间的过程关系,揭示了作品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5.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尤其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新理念与思路,详细论述了基于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外文学发展史,父亲主题是在父权制度、农业文化及其宗教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有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内在的生存环境。父亲主题是父权制社会的产物,是权利文化的象征。乔伊斯作品除了从“寻找-逃离”与“顺从-反抗”的角度来探讨父子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外,揭示了现代社会的非理性特征,反映出强烈而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名戏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悲剧性人物,她的人生悲剧的根源就在于男权社会中存在严重的歧视女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她的人生悲剧从一出生时就开始了,而在她结婚以后这种悲剧意味就更加浓厚.玛丽一生都在试图反抗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体系,从而摆脱自己的从属地位,过上平等幸福生活,但其长期形成的软弱性格和对男人依附心态使她最终没能摆脱男权的桎梏,这也就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总之,玛丽的一生其实质就是为满足男人而生为满足男人而死的悲惨人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