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是日本民族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简要概述了日本大学中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课程的缘起及其发展;"人类学"、"民族学"等诸词在日本各个时期的不同含义;日本女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们试从民族学的角度追溯日本文化的源流时,便有许多存疑待考的问题。其重要问题之一,即探讨自古展开于日本列岛的农耕文化的特点及其由来。为了着手解决这样的问题,1980年1月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专门召开了有关日本农耕文化源流的座谈讨论会,对有关重要课题和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一一反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围绕日本农耕文化起源的讨论,究竟从哪些方面促进了研究的深入呢?笔者试简略地介绍研究现状,并指出最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Ainu"在爱努人①语言中是与"神"相对的"人"的意思,也是民族的称谓.爱努人自古居住在日本的北海道、本州的东北部,以及桦太[位于萨哈林岛(即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的广阔地域.近代以来爱努人仍主要分布于上述地域.  相似文献   
4.
金少萍 《民族研究》2003,(6):101-102
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与云南大学联合举办的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8月1 8日在昆明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 1 50多人 ,国内代表分别来自北京、云南、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甘肃、江苏、福建、四川、贵州、重庆、台湾、澳门等省市区 ,国外代表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泰国。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郝时远研究员和云南大学党委书记高发元教授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会议紧扣 5个专题 ,分小组和大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小组讨论的问题涉及以下方面 :其一关于会议的意义。有代表认为 ,随着…  相似文献   
5.
中国利用植物染料印染纺织物的工艺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并发现了极其丰富的植物染料和丰富多彩的色谱,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众多的文献古籍中详尽地记载了植物染料的种植方法、染料的制作工艺以及纺织物的染制工艺等,这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植物染料的制作和使用,不仅体现了它的实用性,也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植物染料的颜色使用体现了封建社会特有的阶级性,染料植物的种植和染料的加工体现了中国农耕文明的特征,染料植物及染料的功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其在傣族地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融入当地的社会,并将傣族村社的生产和生活的主题内容纳入到其神圣秩序的建构之中,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信仰及其宗教制度已发展成为僚族村寨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并渗透于傣族村社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绞染是日本传统染色工艺之一,其缘起与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隋、唐时期,伴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文化背景,“绞缬”工艺传人日本,其后在日本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日本本土绞染工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纺织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传统纺织文化与少数民族女性种种关联的分析,进而论述了纺织文化与女性的性别认同、纺织文化是女性利用空隙的劳作、纺织文化是社会衡量女性的价值尺度,以及纺织文化对女性的双重塑造.  相似文献   
9.
大理白族稻作祭仪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族是历史悠久的稻作农耕民族,在白族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形式各异、内涵丰富的稻作祭仪。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稻作祭仪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文化变迁。文章在论述了白族稻作祭仪的变迁原因和变迁形式的基础上。指出了面对变迁怎样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日本民族学家对中国大陆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战前1.早期研究的重心在东北地区日本战前对中国大陆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是在东北地区进行的,其社会背景与日本当时所推行的战争殖民主义政策以及东洋史学的辉煌有关。经过日清、日俄战争后日本的势力范围渐渐从朝鲜向中国东三省、蒙古渗透,与此相应,日本的学术研究,当时与此有关的东洋史学的研究范围也从朝鲜随之向中国东北、蒙古扩大。其间日本学界赫赫有名的东洋史学家山鸟库吉起了先驱作用,奠定了日本人在中国大陆实地调查与研究的基石。1905年白鸟库吉召集有关学者,组织了亚细亚学会。1908年在满州铁道株式工会社总裁后藤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