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本文基于教育实践领域的矛盾现象,做自下而上的哲学反思。聚焦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人与神及知与行这五类古今中外教育领域的根源性问题,通过剖析各类教育问题共同基点的五元性,发挥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帮助人们树立一种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学"、"术"源于经验和模仿,与"必然之例"、"可成之功"相应的"学者"("文人")、"商人"("工匠"),预示着"体用"在中国社会阶层中的"两分"。呼应西方"学术"统一-分离-再统一的历史轨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趋向呈现为"学术分校"、"文理通科"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和评判依据主要侧重于实用功能。西方文化创新和科学发展的社会细胞是"沙龙"及"咖啡馆",并演化为近代学术团体与期刊等创新平台。整合教育创新的文化资源,强化学术发展的心理动因,培育"无形学院"的物质土壤和精神氛围,使学术的三重功能内化为人的生命需要,这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高等教育质量滞后的发展瓶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文章以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为视角,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所遭遇的问题,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从高等教育系统内外两方面提出应对之策,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