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抗体的变化规律、变化程度及与病情轻重、梗死部位、预后的关系。方法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65例60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脑梗死三组;选择34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固定化蛋白质的免疫学测定(Western Blot)法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中 HSP70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 HSP70抗体滴度。结果在发病后24h 内,轻型、中型及重型脑梗死组 HSP70表达水平分别为708.67±193.56、585.95±165.39及421.18±123.87积分光密度,各组之间比较及其与健康对照组的86.08±34.13积分光密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重型脑梗死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型脑梗死抗体阳性率也高于轻型脑梗死(P<0.05);随病程延长,HSP70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轻型脑梗死组下降幅度较大而重型梗死组下降幅度较小(P<0.01),抗体阳性率及滴度比例也随病程的延长逐渐下降(P<0.05)。脑梗死的部位与 HSP70表达水平及其抗体阳性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测定老年脑梗死患者起病后24小时内 HSP70表达水平及其抗体滴度,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脑梗死、估计病情轻重、判断患者预后的客观、量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某社区医院门诊2000年11月至2010年11月注射用头孢茵素类药的利用及皮肤试敏(简称皮试)情况。方法运用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情况;统计选择应用头孢菌素类药原液进行皮试的门诊病例(1229例),分析皮试阳性率与用药频度(DDD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金额排序/DDDs排序的排序比≥1的药物占75%;头孢菌素类药原液皮试阳性率为14.6%,与DDDs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我院门诊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头孢菌素类药原液皮试阳性率相对较高,与DDDs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心肌病是导致老年人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科学论述一心肌病最新的定义和分类中,将心肌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限制型心肌病(R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未分类心肌病。在同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心肌炎、心肌病研讨会上建议我国临床医师采用上述标准。老年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约80%为扩张型.20%为肥厚型.下面我们就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做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及心源性恶病质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71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包括30例心源性恶病质患者)和20例无心衰老年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用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TNF-α和IL-6的浓度在各组均有升高,41例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Ⅲ级、Ⅳ级组中TNF-α和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0例老年心源性恶病质患者各组中TNF-α和IL-6升高显著(P0.01)。在相关性分析中,TNF-α、IL-6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随心衰程度加重,LVEF越低,TNF-α和IL-6浓度越高。而TNF-α和IL-6在心衰和心源性恶病质各观察组中均同时增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无论是老年心衰患者还是老年心源性恶病质患者,TNF-α和IL-6可反映心衰程度,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血糖状态下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老年IFG、IGT、T2D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FPG、TG、TC、HDL—C、LDL—C、HbA1c等,同时送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和CD62P。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舒张度(FMD)和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变化度(NTG)。结果①T2DM组、IGT组、IFG组的FMD较NC组显著下降(P〈0.05),而T2DM组的NTG与IGT组、IFG、NC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②T2DM组、IGT组、IFG组的CD61和CD62P较N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内皮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经存在了,两者互相促进,在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共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