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高等学校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传统阵地,如何从新形势的特点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挥高校统一战线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这是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权利张扬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满足条件之间存在的差距。笔者在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限度论的个人权利实现的道德建构策略,既要充分关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又要加强引导,以正当性个人权利的实现来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钟志奇 《天府新论》2006,4(6):153-155
在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的诸要素中,地方高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由于地方高校在功能定位上主要是为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培养适用人才,与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探讨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角色定位以及策略等问题。一、地方高校  相似文献   
4.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两种基本思维形式,但长久以来却存在按文、理截然两分的偏误。本文在揭示将“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截然分开的片面性基础上,重点探讨工科大学生加强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单纯依靠国家增加财政投入来解决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寻求多种资助渠道.其中,如何利用社会力量资助弱势群体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文章阐述了社会捐助的涵义,指出社会弱势群体具备的基本特征,强调对弱势群体实施社会捐助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所高校承载的基本职能发展演进,是其办学理念的具体化。依法治校是高校自身制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有其特有的内涵。重庆文理学院在实施依法治校过程中,选择独特的路径并以此为切入口,做到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有机结合,有力推动学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对新建本科高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存在的事实,高校党委领导权力是政治科学研究的范畴,有着明确的边沿界定和严格的职责划分。而作为价值意义上的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则属于政治哲学关注的领域,其内涵和特征实质上是指高校党委领导权力的优劣。本文力求从认识论的角度理清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的内涵和特征,为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作一粗浅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工程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首先体现为人类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应用。这种应用,最终在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工程设计的现代趋势可以概括为生态整体化,即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赋予设计对象以生命、综合、整体特性,这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生存状态下知识、技能与智慧、情感的综合与融通。现代工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理应关注这一趋势,以生态理性哲学教育视野和生态整体设计的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古今”与“中西”之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变易史观的出现,从“变法”与“守旧”的争论到对“孔教”的批判,直至“中体西用”理论的破产,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进展的大致轨迹。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历史哲学随之步入近现代化的历程,“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观念开始崩溃。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氛围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建设;重视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环境建设,从理性上提升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育其健全的个性,造就具有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高素质的新人,是营造适应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而实质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