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要实现生产的商品化,必须实现生产要素的商品化、生产要素的商品化是生产商品化的条件,同时又是它的必然结果.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包括资金的商品化、劳动力的商品化、技术的商品化、信息的商品化、房地产的商品化等等.其中,资金的商品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不太赞成企业多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内的深度分工,深度分工就要求企业深度专业化。每个企业为全世界做一点点,集中精力做好一种产品,才能做到世界前几名,才有资格参与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3.
一问:企业收入怎么分?谁多得? 这里有两个重要比例:一是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的比例,二是经营者所得与职工所得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发表了马凯同志的《计划价格形成因素分析》一文(以下简称《马文》)。该文摆脱了长期以来单一的工资利润率论和单一的资金利润率论的约束认为价格中实现的盈利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或四种用途:  相似文献   
5.
著名经济学者钟朋荣教授 几年来潜心研究企业发展问 题,并受托对我国许多市县 和十几家大型企业的发展战 略进行咨询。本文是钟教授 近年来研究企业问题的扛鼎 之作。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6.
南街之我见     
南街村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比较快,为了探究南街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我曾三次奔赴南街村搞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我认为南街村这几年走的道路,不是南街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日。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在中国搞了几十年,而且许多地方搞得比南街村更彻底,在改革开放前的那么多年里,没有听说有任何一个地方是通过这种途径致富的。我认为南街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一,改革开放的政策,为南街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其二,南街村的经济快造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的支持。全日那么多个村庄,有哪一个能够像南…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年代,失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仿佛是一个很遥远也很陌生的名词。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经济体制中原有的弊病日益显现,失业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入了百姓的生活,成为大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解次失业问题,为两三忆人口重新打造饭碗,已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但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经济理论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统计部门所公布的3%左右的失业度仅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若再计入农村失业以及城镇的未统计失业和在岗失业,中国的失业度则远远高于这个数字。研究就业问题,首先要对中国的失业总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就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等作些分析,为政府制订通货膨胀对策提供理论依据.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起因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不断面世的证券史论著作中,王年咏博士撰著的《复苏与起步:1980—1991年中国证券市场简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出版),用详尽的史料、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图表,客观清晰地描述和解释了1980—1991年间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特定背景、特殊历程和独特的结构变迁,是一部颇具新意的史论新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解决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研究就业问题,首先要对我国的失业总量和失业率有一个正确的统计。我国统计部门所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率为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