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1.
丧葬礼仪从古至今在仪式上就受到民众的普遍重视.在对河北省献县地区丧葬仪式调查搜集的基础上发现,近年来仪式呈现出墓地家族属性弱化、丧事采办用物市场化、丧礼仪式情感与场所的部分缺失等一些变化,但是,群众心目中的仪式依然具有抚慰生者、安慰亡灵的双重作用,同时,仪式对民间社会及相关利益群体发挥着慰藉、聚合、规范和教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社会服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满足多元化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民意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社会服务机构在我国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加上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与之相伴的各种问题相继出现。通过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完善政府购买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提升机构专业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等举措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
丧葬礼仪从古至今在仪式上就受到民众的普遍重视。在对河北省献县地区丧葬仪式调查搜集的基础上发现,近年来仪式呈现出墓地家族属性弱化、丧事采办用物市场化、丧礼仪式情感与场所的部分缺失等一些变化,但是,群众心目中的仪式依然具有抚慰生者、安慰亡灵的双重作用,同时,仪式对民间社会及相关利益群体发挥着慰藉、聚合、规范和教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仪式活动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维系信仰的策略之一.在雪域高原地域与宗教双重背景之下,藏族的煨桑仪式自形成之初至今,无论是作为宗教仪式还是作为民间性的活动都发挥着心理调节、规范与教化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功用,但是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煨桑用物、煨桑习俗等方面发生着变迁,民族文化该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去思索。  相似文献   
5.
纳顿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民众酬神和庆丰收的民俗活动。该活动本是一种神圣性占重要地位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而伴随着社会转型,正在由神圣性向世俗性游移。文章以民和县祁家纳顿为例来考察纳顿在当代的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认为这种变迁既可以使其保持特有的信仰内涵和文化连续性,又进一步凸显了现代性诉求。土族纳顿的当代变迁也折射出了地方社会将本土文化资源传承与发扬的自觉性受到了国家话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背经转山是土族聚居区的传统仪式,其功能主要是农田祭祀与管理。在仪式中,多元信仰和民间组织的互动,建构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内生的秩序。这种由传统资源建构的内生性秩序,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