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课堂调控艺术反映着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整体水平 ,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调控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节奏和课堂意外情况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教学方式、手段的现代化。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手段有传统和现代化之分。传统的教学手段指的是过去及现在通常使用的,比较简单易行的教具、媒体。主要有教学语言;课本、教学参考书、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的,它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成果,借助电声波、电光波、电磁波等来传输和调节教育信息以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简称电化教学手段或电教手段。其主要形式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  相似文献   
4.
总体上说,教学是根据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但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教师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灵活、巧妙地处理。所谓语文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面临“偶发性”问题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灵活应变、巧妙处理化解问题的能力。它属于教师创造性智力范畴,是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举三反一”是针对“举一反三”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其意在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接触、拥有大量言语作品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养成语感。这原本是正确的 ,但由此而否定“举一反三”则显然有失偏颇。从推理形式、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等方面看 ,“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既有区别又联系密切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不能扬此抑彼 ,随意抬高一面而贬低另一面。要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必须克服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举一反三”僵硬化、功利化、理科化倾向和“举三反一”表面化、无序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语文教学实际看,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注意从逻辑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中学阶段,随着学生知识量和学习经验的增加,学生的逻辑思  相似文献   
7.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诸要素在语文课堂教学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及活动序列。它一方面体现课堂教学步骤和环节的纵向程序,即时间上的流程或顺序:一方面反映教学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即结构内部教师、学生、教材等诸要素的横向联系。深入研究语文课堂敦学结构,对于优化语文教学艺术,提高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前期语文教材编写情况十分复杂 ,这既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更与语文教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语文教材编写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逐步趋向完善 ,从教材演变发展的总体脉络和不同阶段教材的整体特点可以看出 ,语文教材编写无论在内容选择 ,还是具体的编排方式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语文教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