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过年的母亲     
倏忽之间,已在外当兵14个春秋,每遇过年,我就念着回家.急慌慌写一封家信,告母亲说,我要回家过年.母亲这时候,便拿着那信,去找人念了,回来路上,逢人就说,连科要回来过年了,仿佛超常的喜事.接着,过年的计划全都变了,肉要多割些,馍要多蒸些,扁食的馅儿要多剁些. 做这些事情时,母亲的陈病就犯了,眼又涩又疼,各骨关节像被剁碎了一样.可她脸上总是充盈着笑意,抽空到镇上的车站,一辆一辆望那从洛阳开来的长途客车.  相似文献   
2.
想父亲     
阎连科 《社区》2002,(4):54-55
我的父亲有15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了。不知道他这15年想我没有,想他的儿女和母亲没有,倘若想了,又都想些啥,可见我,  相似文献   
3.
阎连科 《社区》2012,(11):15-15
最近读了一本年轻作家葛亮写的《朱雀》,这本书先在香港出版。最近才在内地出版。葛亮是个年轻作家.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的人。他的这本书写的是南京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今的事情.时间跨度有七八十年,很长,但是叙述很从容,几乎所有的大事件在书中一一展现.作者把南京看作一个人来写。而不是一个城市,所以他笔下的南京非常的生动。  相似文献   
4.
想念父亲     
阎连科 《金色年华》2009,(10):47-48
回忆起来,似乎自我记事伊始,在那段无限漫长的年月里,我家和许多家庭一样,家中的日月,都不曾有过太为暖人的光辉。父亲早年的哮喘病还没有治愈时,我大姐又患上了莫名的病症。为了给姐姐治病,家里把准备盖房的木材卖了,把没有长大的猪卖了,把正在生蛋的鸡卖了。哥哥15岁就到煤窑下井挖煤;二姐14岁就拉着车子到山沟里拉沙石,然后按一立方米1.5元的价格卖给镇上的公路段或水泥厂;我在13岁时,已经是建筑队很能搬砖提灰的小工了。  相似文献   
5.
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四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图书室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时,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不用说,父亲是抱着治愈的期望来住院的。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比较暖和,他的精神也好,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自慰、最感温馨的短暂而美好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孝敬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戏词或歌曲。  相似文献   
6.
阎连科 《可乐》2011,(6):31-31
不管是正规还是非正规场合,每当有人问我:"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我都会回答:"张抗抗。"问:"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答:"《分界线》。"我的回答从不迟疑,就如竹筒倒豆子般干脆利落。《分界线》是张抗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对我来说,它却是一部异常伟大和不朽的著作。它对我的意义,要远远超过《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那样的世界名著。三十多年前,  相似文献   
7.
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竞使我感到安慰和幸福,每每想起来,我都忍不住去我儿子头上摸一摸。到现在,父亲已有25年没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已经很粗很粗了。不知道他这25年想我没有,  相似文献   
8.
这篇讲演围绕漂移与稳定、情感与思想、世俗与崇高三个话题展开.首先,关于漂移与稳定,我已认定,我不再渴望漂移,因为我已经拥有了我的乡村.在这块土地上,我本就可以感受到漂移的现代化给这块土地带来的震颤.其次,关于情感与思想,我认为,没有焦虑,没有烦恼,也就没有写作.焦虑是一个作家写作的种子,一切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都必然是情感焦虑的文学结晶.最后.关于世俗与崇高,在我看公平,对小说而言,越是伟大,越是崇高,就越与世俗密不可分.因为伟大的根须要深扎于世俗的土壤,作家的写作也离不开庸常生活的刻骨体验.  相似文献   
9.
一、拉美文学: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催生剂阎连科:众议,你是学者,又是翻译家,同时,又自己创作小说和散文,一句话,走向创作的内部,你是内行;走向外部,你是专家。这让我和许多同行朋友,对你既感尊敬,又感嫉妒。既然你有这样多重的身份和学识,我想关于我们这次对话,索性就放开来一点,随意地谈,即兴地聊,你说呢?  相似文献   
10.
"乌托邦"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我个人写作的"乌托邦",另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鸟托邦".前者是指我通过写作实现梦想和希冀,在小说中创造自己的理想之物;后者是指我们从一个"乌托邦"醒来又跌入了另一个"乌托邦".而我的写作,我的语言、结构、叙述、故事、人物、形式,还有我对现实的认识等等,正是笼罩在这两种"乌托邦"下的个人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