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法国“新史学”今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新史学”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法国刊物上,今天在这里的历史学家中间很少有人怀疑这个事实:在法国已形成了“新史学”。法国“新史学”到底是什么?这个关于人类社会及其演变的理论,它的实质是什么?充分地和全面地探讨这些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现在我们只着重谈谈这个课题的几个最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约从七十年代中期起,新史学一词越来越多地在法国刊物中出现。今天,历史学家中已很少有人怀疑法国已形成了“新历史科学”。什么是法国“新历史科学”?这种人类社会及其演变观点的本质是什么?首先,“新历史科学”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它在这一时期内经历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它的开始是法国历史学家布洛赫和费弗尔在二十年代末创办的杂志《经济史和社会史年鉴》,它的继续是现代法国历史学家勃罗代尔的活动和“年鉴”学派成为法国史学的主要派别。最近十至十五年来,“新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列宁把“不通过人们意识而形成”的关系叫做物质关系,而把“首先通过人们意识形成”的关系叫做思想关系。这一划分建立在马克思的结论的基础上,并且是这些结论的发展与具体化。列宁从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方法,从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关系结构。列宁用“物质关系”概念来说明生产关系,而用“思想关系”概念来说明上层建筑。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以上划分出发,讨论了下述两个问题,至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第一,列宁区分物质(生产)关系与思想(上层建筑)关系的标准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条件,还是只考虑阶级对抗社会的特点?第二,上述划分是否等同于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分成属于和不属于社会存在,也就是说,能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世界历史的转折性事件之一。近几十年来,在大革命的研究中表现出了一些新趋势。40年代至60年代前半期,在法国的史学研究中,与19—20世纪最大研究者的名字有关的对革命的“经典”解释占了优势,这种解释把革命说成是历史地合乎规律的社会现象,按其倾向是反封建的、按其内容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大学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虽然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但大体上都给予雅各宾党以肯定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学者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而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的立场削弱了,因为其中许多人在“年鉴派”的影响下改变了方向——研究“长期的”过程,而对包括法国革命在内的“短期”事件不予重视。具体地说,由于1968年5、6月法国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局势明显地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年鉴”学派基本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资产阶级史学方法论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杰出学者M.布洛克、L.费弗尔和F.布罗德尔的名子、同“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因1929年布洛克和费弗尔合办的杂志《经济社会史年鉴》而得名)的活动分不开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年鉴”学派不仅在法国,而且在世界各国获得了声誉。有人赞扬,有人过分否定它的意义,甚至还有人强调它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危害。这种情况值得注意,因为一个资产阶级历史学派成为这样猛烈批评或赞扬的对象,并不是常有的事。  相似文献   
6.
勃罗代尔(F. Braudel)在现代法国史学中居领导地位。他继“年鉴”历史学派创始人布洛赫(M. Bloch)和费弗尔(L. Febvre)之后,成了这一学派公认的领袖。他们认为,这一学派的使命是深入到历史运动的深处,力求从社会生活的统一中来综合、把握和说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勃罗代尔的两本主要著作《腓力二世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一贯认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概念的复杂化,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危机的最高表现。随着“工业社会”理论的诞生,又出现了一系列各种各样名称的“后工业化社会”概念:“后工业化社会”(丹尼尔·贝尔),“超工业化社会”(阿尔文·托夫勒),“后文明化社会”(肯尼斯·鲍尔丁)等等。所有这些理论都企图创造一个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一个非资本主义的“工业化社会”。在这个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