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初步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学习观。青年毛泽东的学习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在学习目的方面,他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救国救民;在学习态度方面,他勤奋刻苦,谦虚好学,且有恒心;在学习方法方面,他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技巧,如博约结合、共同讨论、调查研究;在学习内容方面,他强调中西贯通,先中后西,且学习要全面,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侧重点不同。青年毛泽东的学习观在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探索学习方法与拓宽学习内容方面对当代青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1975年塞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之后,间接言语行为尤其是间接指令这种语言现象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人们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认识间接言语行为,如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以及原型范畴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三大认知模型之一--事件域认知模型出发,通过其模型的两个主要因素:行为和事体来分析并解释间接指令,并且兼顾动态行为以及静态行为,对于重新认识以及理解间接指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能把课堂交给学生,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心理、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朗读时往往抓不住要领,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4.
发展取向的民族认同理论认为,3 ~ 12岁儿童的民族认同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着里程碑式的关键事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国外的相关研究采用“娃娃研究范式”及其变式等研究方法,深入考察了儿童民族认同发展过程中的意识、自我认同和态度等三个核心要素.这一理论及其研究范式对中国少数民族儿童的民族认同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亚空 《兰州学刊》2008,(Z1):206-207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给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纪检监察工作着眼于构建和谐校园既是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正确的认识定位,也是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目标。研究纪检监察工作如何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将对创建和谐教育环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陆亚空 《兰州学刊》2010,(Z1):23-24
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参与意愿日益强烈,统战工作应认真研究其政治参与的途径与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法,积极引导与规范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实用性和完善性离公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推进高校教育电子政务的发展,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