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银企关系历史演进过程和比较国际上三种典型的银企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现代银企关系变迁趋势和规则,结合中国银企关系的特征和问题,提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银企关系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2.
陈伟光  裴丹 《天津社会科学》2024,(3):114-126+176
全球产业治理是从全球经济治理话语体系中延伸出来的分支。之所以有单独研究的必要,是因为随着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新干预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回归,主要国家隐性的产业政策不断显性化并加速转型,大国愈来愈重视产业政策安排和产业战略布局,大国间的产业竞争与合作以及产业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博弈不断加强。全球产业治理本质上是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产业政策的协调和互动过程,由此形成共同的治理规则和标准。构建全球产业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不仅在于从产业领域考察和拓展全球经济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有助于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背景下,提出中国加快产业政策转型、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政策协调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除了建蔬菜储备库,还有什么办法不让菜涨价?" "海口的拥堵问题怎么解决,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介绍?" 8月20日,海口网的"网上会客厅"格外热闹.保障菜篮子、城市治堵、保障房分配……网友们将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问题一股脑地抛向了当天的做客嘉宾——海口市市长冀文林.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向金融业渗透愈演愈烈,呈现出以证券业和银行业为重点,并全面涉及其他金融领域的格局。这种渗透短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但长期发展潜伏着危险的因素。因此,必须在严格限制上市公司投资金融业,加快金融企业上市步伐,推进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5.
声音     
自然界有共生效应,人类社会中也有。有这么一则报道:英国剑桥大学有个卡文迪实验室,在汤如逊任主任时,除了他本人获诺贝尔物理奖之外,在该实验室工作的卢瑟福等9人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化学奖。卢瑟福建汤如逊之后领导了卡文迪实验室,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其中有11人获诺贝尔奖。如果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是分散研究的“个体户”,不在实验室“共生”,恐怕不会有如此之  相似文献   
6.
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经济内外循环,需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也是一个治理过程,表现为治理主体、对象、制度、目标和观念的多元互动。统筹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加强两者的互动协调,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经济循环效率、保障经济运行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贸易投资和货币金融等领域为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7.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全球化及其治理体系面临重大转型。虽然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但是,疫情带来的国家和市场主体选择行为的变化,将加速昔日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超级全球化的终结,以多元化、慢速化、区域化和数字化为特征的再全球化将开始登上舞台。同时,未来的全球治理在大国博弈下会发生权力、观念和制度的结构性重塑,呈现权力的多元化、观念的多样化以及制度的碎片化趋势。中国需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球化提供动能,推动与新型全球化相适应的全球治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刘彬  陈伟光 《国际论坛》2022,24(1):62-77
制度型开放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其改革的制度路径。制度型开放是不断深化和升级的过程,在早期制度型开放过程中,我国通过制度学习,主动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我国在具体领域供给一定的国际制度,促进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我国国际制度供给与原有制度形成国际制度竞争的局面,引发霸权国的制度挤压;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我国通过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利用国内市场资源优势,深化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由此可见,在未来中美长期制度竞争过程中,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将呈现复杂化趋势,我国需要实行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强调制度改革和兼容性的同时,在各项具体制度和机制中进行广泛竞争与合作;同时,在构成性原则层面坚持底线,并保持制度互鉴的开放性,提供更加包容普惠、有效治理、公平正义的制度,做好区域制度的持续性供给,提升我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抽样调查是当今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也日渐重要,。以往的百分比抽样存在着许多不足,既增加了检验工作量,又不能很好地保证产品质量。文章结合企业质量管理实际,在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计数连续型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的选择及操作情况,并对抽样方案执行后的实际检验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希望以此能有助于抽样检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利率市场化渐进性和次序性的原则为指导,借鉴国外利率自由化的经验,立足中国宏微观经济环境,构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实施的模式。提出了存贷利率之间和存贷利率内部的市场化路径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