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泰斗,生前与东方,特别与中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他对中国的古典哲学,特别对老子的《道德经》有专门的研究,对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曾寄予关切与同情。但是在十月革命前,即使在俄国知道托尔斯泰的,也只是极少数人,至于在中国,了解他的人则更少了。根据不完全的材科,在托尔斯泰生前,1900年上海广学会《俄国政俗通考》曾介绍过托尔斯泰。1906年《民报》上登过托尔斯泰的照片,并且称池为“俄罗斯的新圣人”。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文学到十九世纪,达到高度的繁荣,但是对于俄罗斯文学,同时代的中国文学的反应却十分冷淡,到本世纪,才出现中俄文学之交.正如鲁迅所说:“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祝中俄文字之交》)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的俄罗斯文学,它是上世纪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们虽然大多数不具备阶级意识,但  相似文献   
3.
欧洲文学对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的影响,本文拟从小说、诗歌和戏剧三方面加以考察。一中国历来轻视小说。到了近代,小说的价值才得以肯定。理论家们从欧洲和日本的小说中得到启发,大力推崇小说,甚至过分夸大了小说的作用,对于中国小说的估价因而也产生了片面性。但是他们看到近代欧  相似文献   
4.
作家的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着指导与制约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没有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有没有矛盾?一些同志认为承认二者之间有矛盾就是修正主义观点。我则认为在肯定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指导与制约作用的前提下,应该承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在文艺史上确实有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矛盾关系,有很多现实主义战胜了作家思想上的偏见的生动事例。对这些事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已进行过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早在一八二七年,德国作家歌德说过:“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二十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经济和市场的观点出发,又一次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文学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五四新文学是我们民族文学的新阶段,又是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吸收了外国作品的“可取之处”,作为我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创造,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但是近年来苏联报刊连篇累牍地把鲁迅歪曲成人道主义者.对此,我们必须给以应有的回答.照我的理解,鲁迅与人道主义,这关系到鲁迅的思想与创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涉及到对鲁迅的创作,特别是早期创作的理解,又作为鲁迅的文艺理论批评的重要内容,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将汉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作过比较,把他们当作人性的两大典型。现在我们比较的是性格基本相同的两个人物——贾宝玉与聂赫留朵夫。这两个人物是现实主义大师曹雪芹与列甫·托尔斯泰的文学创造。对于贾宝玉、聂赫留朵夫两个典型人物,及两位作家创造典型的方法的比较,不仅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世界文学中两个著名的文学典型的认识,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两位文学大师创作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