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水墨画之发生.唐末荆浩《笔法记》中写道:“夫随类赋采,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他评论玄宗朝代的王维的画是“笔墨宛丽”,又评论约与王维同时代的项容“用墨独得玄门”,评论代宗与德宗年间张璪是“俱盛笔默默……卓然不贵五彩.”这些都说明水墨画由此渐趋发展和兴盛的.但晚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初唐殷仲容“工写貌及花鸟,妙得其真,或用墨色,如兼五彩.”按文献记载.他作水墨画先于王维,作水墨画当以此人为最早.殷仲容作为画家不如说更以书家闻名于世,南宋《宝刻类编》卷二录有他所书碑文七种,其碑年代从唐初太宗贞观十年到则天武后久视元年,活跃年代在王维之前.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有这样一个画家,他的作品胶灸人口,而连简略的小传也付闻如;他一生卖画,名冠当世,但却死于贫病交加;他的后铜息影绝唱,而他的艺术陶冶着一代代审美的心灵;他的性格那般直率自然,那音容笑貌依然跃然纸上……,这就是任伯年。他确是中国现代一个影响较大的画家,有人说他是近代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也许是未为夸张的。长期以来,对任伯年的研究,固然不乏鸿戴高论,但确也每多感想式的谈片,或侧重于一枝一叶的观赏,因此,如果能从一枝一叶到一个较宽广的角度,看看这株长青的画树究竟是怎样生长的?他的枝头怎样,它的…  相似文献   
3.
4.
探讨水墨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相互间的联系及其流传情况,并对其艺术特征、发展脉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叶浅予先生讲“从事美术教育的人,应当了解人类在美学上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扩大眼界,理解美育的社会意义。那种认为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只学好某个画种,忽视传播审美思想教育的重任,是不正确的。”叶先生的这段话非常明确地指出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美术课代替不了美育教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美术史上,出现过两次人体美术高峰,第一次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奴隶社会,这是自由民(奴隶土阶级)文化;第二次是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是早期资产阶级文化。从那以后,人体美术只在17世纪的佛兰德尔,18、19世纪的法国等国家一部分美术家中流行。现代一些西方美术派也有画裸体的,但多将人体肢解变形,成为画家任意摆布的“机器零件”,本质上已离开了对人体美的追求。 由此可见,人体美术从开始流行到今天,从来都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不是如有些同志所说的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造型语言”。 民族的土壤,时代的条件,是人体美术发展的基本原因。各个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特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性格心理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会在各民族的艺术文化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不言而喻,一个民族所达到的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