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试论敦煌变文词汇复音化的三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敦煌变文词汇复音化的三个趋势陈卫兰汉语词汇总的发展趋势是单音节变为复音节,这种趋势在近代汉语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迅速。美国汉学家罗杰瑞认为:“双音节词主要通过合成及加词缀两种方法构成。”①当代学者对复音词的研究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的。首先,对先秦...  相似文献   
2.
汉代连用动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贡献陈卫兰由于先民思维的直观性,因而大量使用单音词,并构成结构单一的句子。单音词的多义性(易引起歧义)与句子表达的简明性相矛盾,促使人们探求能够表达丰富思想、缜密思维的表达方式,即如何使词义单一化、句子复杂化的方式。连用动...  相似文献   
3.
受直译体影响,元杂剧的虚词有了非汉语的用法:方位词“里”、“根底(的)”、“上”、“上头”、“行”表示介词应具有的处所、对象、原因等意义,并形成了“介词+名词(代词)+方位词”汉蒙杂糅句式;助词“来”、“来的”、“呵”、“者”表示过去时、假设语气、祈使语气等。  相似文献   
4.
《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文康所作,反映的基本是十九世纪中叶的北京话,龚千炎先生认为:“《儿女英雄传》处于近代汉语发展为现代汉语的最后阶段。”“研究《儿女英雄传》可以上窥《红楼梦》的语言,下探当代的北京话,从中看出近代汉语(北京话)发展的脉络。”①基于此,本文以《(儿女英雄传)虚词例汇》(龚干炎主编)为材料,以近代汉语复音虚词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对近代汉语最后阶段的复音虚词的使用特点、结构特点试加以分析。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过程早在六朝时期就开始了。在复音化过程中,受汉译佛经等因素影响,实词由单音节发展为复…  相似文献   
5.
义素分析法是把语言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分解成若干个意义成素,用这些意义成素——义素作语音分析比较的最小单位,能够加深人们对语言成分及成分间关系的认识。这一方法于一九七八年被介绍进中国,在词汇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者们用义素的变化解释词义的变化,用比较义素的异同来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在词汇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义素分析法能准确、完整地揭示和把握词义特征,在分析词义的共时性、历时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