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篇章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我国翻译研究开始朝语篇层次拓展,英汉语篇对比和分析逐渐受到重视.以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参考M.Heoy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框架,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包括英汉词汇的重述和搭配等方面.尽管英汉语篇中都有词汇衔接模式,但在英汉互译时,考虑运用该类手段促进语篇连贯时存在的差异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友良 《社科纵横》2012,(10):121-124
晚年严复依据英文报刊持续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他观察到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现象:德国的强盛与霸权,英国的民主与集权,国民程度与国体",能者"与"伟人"等等。这种两歧性的观察使他更深一步认识中国的改革必然面对许多复杂、矛盾的难题。晚年严复颇受非议的政治思想尤其是国体论,至少部分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严复将进化论提升和泛化为思想方法,把科学方法初步引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在科学功能的理解上,他则强调社会功利主义,指明科学能够最终致中国于富强之境。严复对于近代科学思想所做的诠释对近代中国人理解西方科学思想具有启蒙作用,但也对民国初年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勃兴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际主义成为世界政治思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透过《太平洋》等杂志的引介,"五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以威尔逊为代表的国际主义及国际联盟思想是战后国际政治的新兴势力,并可以成为中国建设民族国家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25年来政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思想观念上,浪漫主义的参与制式的大众民主价值取向转变为现实主义的公民和社会自由价值取向;在政治权力上,“中心权力”逐步被分离弱化,形成权力相对分散的结构体系。今后政治改革与发展基本趋势是进一步限制和规范“公权”——政府权力,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二次革命"失败后黯淡的政治格局下,欧事研究会和《甲寅杂志》成立的初衷是集合那些既受到袁世凯打击,又不愿认同于中华革命党的革命策略的知识精英,一方面从学理上否定和抵御袁世凯的专制政治,另一方面通过报刊言论供给国民以政治常识,促进社会觉醒与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五四时期最为活跃的新青年派,研究系知识群体、文化保守派、留英学人都已在《甲寅杂志》上聚集并展示了他们的文化活动方式。只有以并置对观的多元研究视野考察这些知识精英群体的思想特点及其活动,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7.
语言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语言和交际的。因此其特征也就表现为交际主体在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 ,在自己头脑里形成的知识经验系统 ,是认识活动赖以进行的一种心理结构 ;而语言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从功能的角度看 ,语言认知结构具有工具性特征 ,在这种工具得到运用时无疑显示出其鲜明的过程性特征 ;从交际过程中的语境角度看 ,其具有创新性特征 ;在信息的输入时显示其相关性特征 ;从信息输出的角度看 ,语言认知结构是一种推理模式 ,因而也有明显的模式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市场开拓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某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一大批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不断壮大发展。以“散、小、低”为特征的该市工业企业,走出了开拓国际市场的成功之路。1997年底该市共有84203家工业企业,但大中型企业仅有68家,可以说...  相似文献   
9.
陈友良 《理论界》2004,19(1):150-150
人才就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劳动者和创造者。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和社会产物。古今中外凡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取得显著业绩,作出贡献的人,无不称之为才者、才子和英才。王充在《论衡·累害篇》中写道,“人才高下,不能钧同”,大千世界,人才济济,不胜枚举。当今世界,无论是专才或通才,都处在一个动态俱进的环境里。由于经济竞争的全球化和激烈化,人才成为一种崭新的资本形态充盈整个时代。以知识生产和使用作为重要因素,成为民族自强和国家振兴的最终支撑,成也人才,败也人才。恩格斯指出,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展到人类”〔1〕,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