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郑卫之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卫之音”命题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历代不少学者的评论阐发。本文从“郑卫之音”命题的含义,历代学者对其的看法,这一命题引起争议的原因,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诸多方面做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急遽增加。由此带来学生专业素质降低、师资与硬件设施不足、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当下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笔者主要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界定、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性、创建服务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综合性大学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问题,从而为新时代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艺术学发展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艺术学的巨大发展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探索的代表性成就。纵观当代中国艺术学"这40年"的发展历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潜学科"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建设时期,21世纪第一个10年一级学科"艺术学"蓬勃发展时期,2011年进入独立门类后的艺术学发展时期。当代中国艺术学的总体发展,无论从学科体系建设还是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均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思想环境下,在艺术学界创新性理论研究成果的引导下步步推进并有序迈进的。当代中国艺术学不仅从无到有,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一级学科跃升为独立的第13个学科门类,同时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本土艺术学理论体系和学科架构体系,为中国艺术学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石。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评价标准问题存在着严重偏差,这种偏差在原生态民歌比赛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原生态唱法存在的评价误区,折射出了长期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音乐评价标准存在着严重问题,这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只有对评价标准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打破一元制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才能真正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相伴随的,应是多元的生存方式。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非遗"保护才是多元的评价标准、多元的生存方式能够切实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原生态民歌问题研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原生态民歌问题引起了音乐界的热烈讨论。在对原生态民歌界定基本认同的前提下,业界对于原生态民歌比赛问题的认识并不相同,尤其是对于比赛能否有效保护原生态民歌,音乐界存在着赞同、肯定与保留、怀疑两种相反意见。围绕原生态民歌保护的理念、方式、手段等,又提出了原生态民歌主体的保护问题。这场研讨也暴露出学界在原生态民歌及相关理论认知上的诸多问题,一是正名工作不够,对一些最为基本的原则的理解存在偏差,二是一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处在1927-1934年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苏区,为了适应革命宣传工作的需要,发动、组织群众及文艺工作者,探索出采用民间音乐曲调形态编创革命歌曲进行革命宣传的方式。这种运用旧瓶装新酒方式编创容易被群众理解、接受的革命歌曲的做法,成为红军时期最活跃、最普及的文艺活动。但是在苏区音乐发展中,存在着简单化、艺术性弱的局限性,这对革命音乐的发展创新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戏改黄金期对新中国戏曲发展意义非凡,亟待深入研究。作为戏改成功典型的河南戏曲成果丰硕,其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担当了重任,成为河南戏曲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性活动,奠定了牢固的观念、体制基础。观摩演出大会围绕戏曲遗产挖掘整理与继承创新等戏曲发展新政之落实,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对戏改成果做出检省,由田汉、马可等省内外专家与省内各戏种、行当戏曲家共同审查、讨论及会诊,从寻找新旧辩证关系出发,解决戏改剧目问题,整理改编既尊重传统,又更重推陈出新;现代戏成为核心问题;唱腔、表演等继承创新,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常香玉、阎立品成为翘楚。二、会演是戏改理论探索深化的新起点。以挖掘继承、推陈出新为目标,站在总结中国戏曲理论体系、西方理论中国化的高度,总结成果,提出新命题,规划戏曲方向。围绕《刘胡兰》之争,探索地方戏曲表现现代生活之路,马可、冯纪汉等高屋建瓴,确定尊重传统戏曲规律、保持地方剧种特色、紧密结合传统、有重点地创造的原则,奠定河南现代戏崛起的理论基础。三、会演是河南戏曲界走向一体化体制的重要开端。会演完成了调查资源、统一思想、建立共识以及整合力量、成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等任务,推动了戏曲界一体化格局的形式,使其纳入国家文艺体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