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评析了20世纪汉语语法学界关于“N的V”短语研究的主要成果,由“N的V”的结构研究、“N的V”的功能研究、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研究、几点启示等四部分组成。一百年来,语法学方法的嬗变推动了“N的V”研究的不断深化。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存有较多的分歧,如“N的V”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类型、“N的V”及其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等。“N的V”的分歧从本质上讲是如何认识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性词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的性质和特点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汉语动词、名词转类的问题。目前,汉语动词的分类存在缺陷,应该根据能否充当谓语把汉语的动词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两大类。如果把“N的V”放在非谓语动词这一范畴中进行研究,分歧会逐步减少的。  相似文献   
2.
“N的V”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的V”指“中国的解放”、“他的来”一类短语。在我国语法研究的草创时期,一些语法学者就已注意到这种语言材料了。此后各家有关动词、名词划界的著述中也常常涉及到N的V。近五六年来有一些对N的V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章陆续问世。目前语法学界对N的V中V的词性、N的V的功能类型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本文把从《新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和论述,把马克思关于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概括为三个方面:社会性、客观性、历史性,并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关于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在语言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式是指短语的抽象的语法结构格式。从语义和句法的结合式来看,我们把NP的VP短语的语式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NP领事+的+VP名物化名核"。这种语式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下位类型:"NP施事+的+VP名物化动核""NP系事+的+VP名物化性状核""NP受事+的+VP名物化动核"。第二大类是,"NP限事+的+VP名物化名核",从语义上分,限事分别表示时点、时量、数量、工具、处所、方式、性质等语义格,可分为"NP时点+的+VP名物化动核""NP时段+的+VP名物化动核""NP性质+的+VP名物化动核""NP工具+的+VP名物化动核""NP处所+的+VP名物化动核""NP方式+的+VP名物化动核""NP数量+的+VP名物化动核"等7个下位类型。  相似文献   
5.
略论索绪尔的辩证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索绪尔的辩证语言观陈庆汉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①的问世,宣告了语言学以历史比较研究为主流的时代的结束,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在《教程》的诸多重要语言理论中,“对立”理论居于显著地位。笔者认为,索绪尔在讲“对立”的同时,还...  相似文献   
6.
“N的V”短语的句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句法的角度对“N的V”进行考察与分析,指出“N的V”是定中结构的偏正短语,其整体功能性质与中心语“V”保持一致,都处于一种从动词向名词方向转化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