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陈敏荣 《南方论刊》2009,(6):48-49,44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是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人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人的发展首先应是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即实现人的现代化。“以人为本”确立的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切,将是我们党永恒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是在与民族主义的纠葛中产生的,其致思趋向主要表现为:其一,将自由视为一种普世价值,是任何国家都可以进步发达的原动力.其二,除了阐释其政治法律意义上的内涵,也十分强调精神的自由和伦理的解放,由此将批判儒家纲常伦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其三,自由的含义常常是在中国传统的话语系统中得以表达,这对于当时的中国人理解和接受自由观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四,个人的自由往往与民族国家的独立自由并提,并力图取得某种平衡,与此相联系的理论缺陷是,对个人主体意识的论述不够突出.  相似文献   
3.
关于梁启超的自由思想,学界的主要分歧在于梁氏是否看重个人自由。本文认为,梁启超是重视个人自由的,只是他认同的是“自由之德”即“文明的自由”,而非“自由之俗”即“野蛮的自由”,他认为后者正为中国入所具有。另外,当日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历史情境中,作为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梁氏有时又强调国家的独立自由居第一位。由此,在梁氏的自由思想中,个人自由和国家自由就具有了一定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平等"是谭嗣同《仁学》的主旨。谭嗣同在近代中国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论证人人平等之所以然。他倚重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以"以太"为基点,建构了"以太—仁—通"的哲学思辨体系,并以此作为形上依据来追求世俗的价值理念。其平等观主要包括四个维度,要求上下、男女、中外、人我的平等;而其平等思想中所透射的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主要源自日译西学,他既通过中江兆民的译著吸收了卢梭的自由思想,又通过中村正直的译著接受了英国密尔的自由思想,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由传统,所以在梁氏的自由主义思想中共存着两条不同的自由思想脉络.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梁启超对西方自由主义理解的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体现了近代特定语境下人们在价值选择上的功利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功利性,正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失败的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敏荣 《江汉论坛》2005,(10):60-62
关于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肯定明清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并将其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活水源头的部分学者,借用西方近代文化与现代性的话语,努力发掘明清哲学中的新思想因素。而肯定宋明理学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的部分学者,则强调宋明理学对现代中国道德意识培养与人格境界的提升所具有的正面价值。双方又都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且都有自己的学术名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如何重新反思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仍然是一个有着广阔学术前景的话题。本组笔谈,既有吴根友教授就宋元明清哲学研究的范式及其方法诸问题作的深入思考,也有明清哲学研究知名专家许苏民、蒋国保二先生对"明清启蒙说"在学理与史料两方面做出更为新颖论证的作品,还有在宋明理学、明清哲学贯通研究中的新锐郭晓东、魏长宝、姚才刚、张丽华、陈敏荣等人对宋明学说的现代价值,"明清启蒙说"的学理困难等进行新的论证的文章。这些观点对于我进一步思考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粱启超在早期和后期所持的文化现实际上具有一致性,这种理性的中西文化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他反时"西学中源"说,承认西学的独立性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他反对全盘西化的文化取向,而认为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由此,他力图寻求一条中西文化"化合"之路,构筑一种人类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8.
死亡就是生命的对立面。它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存在的最后终结。死亡这种否定一切、否定世界的所有现实存在物的巨大影响力,让整个世界都陷入对于它的恐惧之中。死亡是普遍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我们最清楚、最明白的概念。死亡的本体意义的价值远不如其死亡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意义的价值大。对于死亡价值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死亡、社会与死亡、世界与死亡的关系,同时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明白死亡价值的终极关怀和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朴学成为清代学术思潮,顾炎武有筚路蓝缕之功.他提出的"经学即理学"命题是清初批判宋明理学尤其是王学末流空疏学风最严正有力的话语.它以经学为理据瓦解了宋明理学的理论根基,代之以经世实学,在明清之际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其致思趋向是通过音韵研究和文字训诂来解读原始经典从而通明圣道以经世济民,这使得以经典考据为主的新的学术研究范式得以确立,而其中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精神也开启了近代科学实证主义的治学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