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自觉存在的理论形式,是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属于哲学形而上,人性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性善恶问题则是先秦哲学讨论的一个焦点。中国古代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论的观点,如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杨雄的性善恶混论。通过对孟、苟人性论的剖析,认识中国古代人性学上所达到的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2.
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发生质变,使财富、商道、义利等经济观念相应发生变化.徐光启处于封建统治的中枢,他一方面主张以儒家正统的贵义重义、崇公黜私等德性主义伦理思想来挽救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分裂和行为失范;另一方面又摈弃前代耻言功利的思想,开始关注国家财富与百姓的日用民生,使其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德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双重维度.这两种维度以他的“经世致用”的核心理念和“权宜变通”的思想特质为基础实现圆融、统一.  相似文献   
3.
技术哲学历来有工程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传统之分,它们犹如技术哲学的一对双生子.由于对技术所持的态度不同,它们长期处于相互斗争的状态中.二者的各自为政、相互指责最终导致技术哲学研究走入困境.伴随着工程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工程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边界开始软化,二者在工程实践的场域中找到了和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