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舆情,而不和谐舆情不仅是社会问题的反映,还将直接影响或感染人们的思想情绪,对社会和谐产生负效应。因此,准确地认识和掌握舆情产生的一般规律、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信息盲点容易产生舆情,发生严重事件往往会出现舆情,社会改革总是要伴随社会敏感问题而与舆情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从众性,是舆情广泛传播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我国外汇负债行业以及依赖原材料或部件进口的行业是有利的,但对我国外汇储备、外贸出口、证券市场和世界竞争力是不利的.针对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可采取盯住美元政策、合理调整储备、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措施来应对.  相似文献   
3.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社会舆论的沟通是在认识、梳理矛盾的过程中进行的。交流而不排斥、对话而不对立的社会舆论沟通机制恰恰是基于这样一种方法论。其核心是认可“不同观点”的存在,而不是否认,这是社会舆论的客观现实,也是建立社会舆论沟通机制的认识基础。只有不排斥不同的观点,才能实现对话和交流,才能为舆论和谐环境的塑造创造前提。建立交流而不排斥、对话而不对立的社会舆论沟通机制是党和政府依据政策和相关法律,通过一系列沟通渠道、途径、方式,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社会舆论传递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4.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7,(9):125-127
舆情疏导是一个多学科理论交叉和实践性很强的概念。是以个体为基础的群体的舆情状况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给予区分梳理、通畅表达和启发引导,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积极健康的社会政治态度的转化、改变过程。实质上,是以实现民众与执政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改善与和谐为目标的。是一种以政府组织主导的、社会力量推动的、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舆论环境,并使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形成和谐与稳定的最优化的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5.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8,23(5):45-4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各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新趋势,这种趋势给开放前沿的福建带来了机遇.本文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下福建利用外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舆情的主客体关系与突发性群体事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对突发性群众事件的许多研究证明 ,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是群体事件存在、发展、变化的主线。根据舆情研究理论 ,从舆情的主客体关系及其本质认识突发性群体事件 ,重视舆情 ,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并建立有效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发展取决于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受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程度与开放水平、资本形成机制等的影响。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源于不同的区位条件所具有的区域资源的聚集效应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分析影响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原因,寻找提高落后地区资本配置能力和效率的途径以及政策措施,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国外政府利用民意调查引导民意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7,22(2):125-128
民意调查也称民意测验,是运用系统性、科学性、定量性的步骤,迅速、准确地收集公众对公共事务的意见的社会活动。有学者将国外的民意调查看作是:公共舆论的“晴雨表”。公共舆论作为国外政府决策“风向标”,长期以来不仅受到利益集团的重视,而且更受到从国会议员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他们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常常想尽各种办法借助公共舆论为自己服务,民意测验就是议员利用公共舆论的一种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应急和预防机制与舆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生  于家琦 《社科纵横》2006,21(7):135-137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舆情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依据舆情变动机制理论,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应急和预防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机制。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关联在于共同围绕着发生机制中的导火索或刺激因素并且都包含着舆情;它们的区别在于,不同阶段的机制有不同的运行方式。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应急和预防的不同阶段,舆情状态是不同的。舆情的状态不仅可以反映群体性突发事件处于的阶段,还可以决定或影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与终止。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态,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变化往往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关注那些可以控制人们行为的非理性的因素和机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舆情、社会心理和群体心态对个人、社会、市场、国家的影响,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重要作用.群体心态研究理论为群体性事件的疏导、处置和预防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