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市景观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将人类历史典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城市景观审美的历史感在某种意义上是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具体而言,城市景观审美的历史感主要表现在城市景观的典与雅、古与今以及观与思这三个层面:“典与雅”侧重于历史价值中的审美品格层面,典意味着历史悠久,人类可凭藉此而回忆城市过去,并审视现今城市所面临的境遇,而雅则意味着城市文化悠远、品格高雅;“古与今”侧重于历史价值中的时间韵味,主要阐明城市中历史景观的“古”与当代景观“今”因时间距离而呈现出的张力之美;“观与思”则侧重于城市景观历史价值中的主观心理感受,观主要意指观照城市景观的外在形式,观照景观上呈现的形式美,而思则意指审美主体对形式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所发生的事迹进行想象,力图重现城市的过去与憧憬城市的将来。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几十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乡景观边界越来越模糊,这不但导致城市景观理念和处理手法对农业景观的无理僭越与排斥,而且也意味着农业景现自身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遗失殆尽.因此如何在中国现当代城市化语境中实现城乡景观边界的清晰;如何建设一种新的农业景现,使得城市景现与农业景现实现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彻底解决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积淀延续的矛盾,在当代中国变得尤为紧迫与必要.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农业环境与城市环境是环境美学研究的三种主要的人类生存环境。自然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农业生产是对自然的摹仿,因此,农业环境是准人工的自然环境;城市则是完全的人工环境。在城市,自然被排挤出去或只是作有限的点缀。后工业社会诞生的园林城市则是人工与自然相统一的环境。尽管园林城市也属于城市类型,但它实现了环境的自然性与人工性的和谐以及人性内在结构中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因而是适宜人类居住的理想生存环境。园林化是人工环境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