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近年来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也是最容易产生泡沫的行业。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泡沫的含义、成因以及测度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指标,得出初步结论:就全国而言,当前已出现房地产泡沫现象,虽然泡沫程度并不很严重,但目前为止没有减弱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民族史的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开端。事实上,辛亥革命时期学人已经开始了民族史的研究,它的理论源头是梁启超等提出的"史界革命",以及随之开启的对"新史学"的探索。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天下-王朝"体系向现代"民族-国家"模式转型在史学上的反映。"新史学"的叙事主体是"民族",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新史学"实践更多地是指向"汉民族",从而引发了汉民族史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宏观建构为特征的,包括汉民族的史前部分、汉民族的起源与构成、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汉民族的兴衰发展等,从而构建了汉民族完整的进化发展的史迹,藉此为现实民族建国服务。与此相应,其他民族的民族史也基本以"新史学"的思维而零星展开。  相似文献   
3.
陈永霞 《社科纵横》2015,(1):138-141
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社会思潮,与此同时,中国史学的话语权也发生了变动,传统儒家伦理史学解体,以"史界革命"相号召的"新史学"渐成主流。作为史学组成部分的史学评论,于此时也得到了发展。新的史学评论标准得以确立,民族与国民的进化发展成为其社会政治评价标准。在学术评价标准上,要求历史研究应该探求社会进化发展的公理公例,强调历史解释;在编纂体例上提倡通史,章节体;强调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等。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正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青年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自主性不强、理念认知不足、学生积极性低、师资体系建设不完全、重项目轻学生主体等问题.为此,该文在分析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从高校自主打造特色化创新创业教育、依托专业课程实现教育面向全员、深化开展创业认知及实践教育、建设优势明显的师资队伍体系、教育教学改革保障机制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国魂"是一个热门词语。知识人认为国魂有新旧之别,作为被正式使用的词语和被广泛论述的话语,国魂先于民族精神、国民性而被时人接受,但与民族精神、国民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魂为不同的政治派别表达政治诉求提供了契机,学人的国魂论述是因应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积极探索,是"不欲为亡国之民"的政治吁求之中精神层面的构建,是近代国人探索救亡图存的历程中向深层迈进的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了1981 ̄2000年间140篇西方一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114位MBA学员的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开放式问卷,以及当今中国30位著名CEO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公开言论为研究样本。首先,分别对3个样本的文本资料进行定性的开放式编码和定性的因子分析,试图开发适用于中国情景的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初步量表。其次,运用相似分析,比较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认识的异同。第一,虽然两者都比较着重从资源和资产组合角度来考虑企业多元化动机,但是西方理论界更强调资源、交易费用和代理因素,中国企业界更强调资产组合、政府政策和制度因素。第二,西方理论界比较强调当企业面临威胁时进行多元化,而中国企业界比较强调当企业有实力时进行多元化。第三,西方理论界非常强调所选产业的关联性,而中国企业界比较平衡地考虑关联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朱谦之是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生涯中,大量运用了史学批评,他以史学批评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历史理论、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论。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史学批评相比,朱谦之史学批评更多地关注了西方学人及其历史哲学。其史学评论是在宏大架构之下展开的,不同于传统批评方法,突出了对史学现象、史学观念及史学思想的评论,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史料与史观并重,是其史学批评的重要学术标准,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把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社会交换,以中国境内各类企业9 7 2位管理人员为样本,研究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员工的组织信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组织信任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锻炼自身的领导魅力和感召力,同时建设组织信任,使员工感受到强烈的组织信任感,将有助于提升领导者的权威,使员工越发表现出对组织的认同、参与和忠诚。  相似文献   
9.
史学的思维方式问题,主要属于史学认识论的范畴。在近现代“科学史学”提倡科学思维的时代大潮下,部分现代史家积极探讨了史学研究中的非科学性思维问题,主要包括想象、直觉、移情等思维方式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较早地从史学思维的视角思考了史学的人文性特征,为认识史学特质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而对两者间的中介变量的研究很少,在国内这一点研究几乎是空白。通过问卷调查中国境内企业972位管理人员,本文试图研究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研究心理授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验证了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和组织承诺各概念的结构效度及3者间的区分效度。研究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承诺是正的相关关系,并且心理授权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告诉企业领导者,不仅要通过塑造自身的变革型领导风格来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且要善于为员工营造一种心理授权的感受,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和自尊,从而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