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孟子的精神修养方法的分析 ,总结出孟子的精神修养方法有寡欲、自反、尚志、养气等 ,并对孟子的精神修养方法予以现代解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实践和当前诸多因素发展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篇章,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精神为根基,是凝聚中国人民共识的梦,是我国科学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从“中国梦”的内涵出发,它包含着梦想与现实的统一,历史与发展的统一,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的统一,阐述“中国梦”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深刻影响,从“中国梦”使人们坚定了追求理想的信念、化解了社会矛盾和支撑着民族长期发展三个方面论证“中国梦”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3.
城投债为地方政府筹措了大量的建设资本,但其自身信用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刺激了城投债的扩张,进而加剧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同时也对地方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选取2008—2016年城投债发行数据,针对城镇化水平、城投债信用利差及地方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化率与城投债信用利差在1%显著性水平下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水平越高,城投债信用利差相对越大。(2)城镇化水平和地方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显著带动地方经济增长。(3)地方城投债信用利差越大、信用风险越高,越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作用,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和谐社会理论应该帮助人们树立全面建小康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发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作用,使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的无穷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5.
从美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角度出发 ,分析思想观念对美学规律和美学原则的影响 ,提出了美学应该在遵循思想决定行为法则的基础上 ,认识和把握审美过程 ;思想性体现美学意义上的理性美、自然美和社会美 ;认为社会主体的美的升华与思想性的现实体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对伦德标准有一个新的时代性的新定义,这种定义论述了对人的发展潜能的一种解放,通过更新伦德的原则,能激发人的内在能量和更加准确的反映规律。对于个体又能增强其实践的自觉性,然后能够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陈浩宇 《理论界》2008,(1):91-92
本文通过分析欧洲封建政治制度发展史,从全面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欧洲日耳曼人的封建化过程及其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资本主义是在不完善的半原始、半奴隶的封建制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日耳曼人不成熟的原始社会、古罗马盛极已衰的奴隶制、和草创之初的欧洲封建制给了资本主义萌芽、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陈浩宇 《职业》2016,(21):157-157
随着技校专业多元化的发展,物理基础课的地位愈发凸显。而在技校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技校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最合理、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禅让制使原始民主被废止,成为不全面的理想政治的替代品,并沦为思想和实践的禁区.后果是后世人们不知原始民主为何物.禅让制用混淆是非达到变革制度的目的,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专制方法和政治手段,后果不仅危及统治者自身并且为祸民族,闭塞了全面政治发展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抗挫折教育一系列机制的认识和总结,可以实现教育对象抗挫折能力的提升。通过目的实现心理选择过程控制调整,达成教育对象观念思想管控过程和行为管控过程。引导抗挫折教育对象提升对过程环节差异和导出结果差异的动态体系机制的认识,有助于其对是非的判定比较和得失转换动态机制的理解。受教育者提升整体可能性判定能力和功效预判能力,可以形成建设性自我辩证否定式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