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心理学受其狭隘的科学观的影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缺乏“人性”的科学;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及意义,使“人性”这一主题重新回到心理学研究中来。心理学要结束危机,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必须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唯科学主义的狭隘的科学观,重构一种与自身性质相符的新的大科学观———科学人文主义,以实现心理学科学化与人性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来,两种与“羞”有关的心理现象引起国内心理学工作者的积极关注,这便是羞怯与羞耻.羞怯与羞耻虽然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从本质上考量却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概念的界定、现象学表征、产生的机制、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父母文化价值取向、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38名初中生及其家长进行初中生羞怯量表、教养风格问卷及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量表的测试与统计分析。结果:(1)父母的个人主义取向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自我表现性羞怯、指向陌生人的羞怯以及面对负性评价羞怯;(2)父母教养方式可显著预测初中生羞怯的部分维度;(3)父母集体主义取向通过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影响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羞怯。结论:父母文化价值取向、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父母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会通过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而影响子女的羞怯状况。  相似文献   
4.
一跨文化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脱胎于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两门母体学科。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摩尔根、波亚士、米德等人就"文化与人格"关系问题对原始部落进行的大量跨文化研究被公认为现代跨文化心理学的滥觞。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跨文化心理学...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的“元叙事”———科学主义心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方法中心”、“唯实证主义”而使整个心理学陷入危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去中心”等观点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语境和思路。以后现代主义为依托的后现代心理学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展开全面解构和批判,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未免矫枉过正。心理学的发展应从科学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中汲取精华,建构一种多元取向的大心理学观。  相似文献   
6.
人的生命归宗于对时间的体认,在时间中人的存在得以全景展示。鲁迅作为多面的存在,在时间的三维中他的生命展露生存的无所凭依,处于价值夹缝和压抑的飘零境遇,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苦痛的魂灵。  相似文献   
7.
人的生命归宗于对时间的体认,在时间中人的存在得以全景展示.鲁迅作为多面的存在,在时间的三维中其生命展露了生命体的欠然,也即个人话语的难以自足.而对价值启蒙的国家主流话语一方面他秉持着不信任的清醒,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挪用它来消解自己生命的缺乏.  相似文献   
8.
社区心理学是从临床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其基本理念是从临床心理学关注治疗转向梯级预防。在三级预防体系中,社区心理学非常重视初级预防,而社会支持是初级预防的最为重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这其中包括心理学的发展。建立在西方单一文化基础上的科学心理学的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心理学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在促进心理学繁荣的同时也使心理学的发展陷入误区。近年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对此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心理学应在对全球化和本土化反思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多元文化的现代心理学观。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村青年婚恋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 ,对山东省 12个地区的农村青年进行的婚恋观调查结果表明 :( 1)当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方式主要是通过“自由恋爱” ,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 2 )当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主要强调个人因素 ,尤其是个人的品性、身体健康状况、个性、能力及学识等 ,而相对忽视家庭、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 ;( 3)对离婚、婚外恋等当前一些婚恋中的社会问题 ,当代农村青年不同程度地持一种否定态度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或可以理解 ,表示赞赏的人则较少 ;( 4)在某些婚恋观上既存在个别差异 ,也存在着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群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