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贵富 《人口学刊》2016,(1):95-107
本文利用CHNS面板数据和随机效果probit模型,主要从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变化方面分析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率和长期被雇佣率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显示:首先,正规教育会提高劳动参与率;教育程度高的成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较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上升降低劳动参与率;第二产业就业占比的上升会提高劳动参与率。其次,接受正规教育年数的上升会提高长期被雇佣率,而且提高的幅度越来越大;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教育程度越高长期被雇佣率越高;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上升会提高长期被雇佣率;第二、三产业就业占比的上升会降低长期被雇佣率。  相似文献   
2.
教育水平的提高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家庭储蓄率?学界对于这一课题至今未有定论。利用1996—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模型,可对劳动力教育水平对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均教育年数增加1年,家庭储蓄率提高3.15个百分点,滞后1期的人均教育年数增加1年,导致家庭储蓄率降低2.41个百分点,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分组构成对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劳动力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所能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持续提高,会降低我国家庭储蓄率。另外,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对储蓄率的不同影响来看,现阶段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高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政府的层面来看,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降低我国家庭的预防性储蓄,从而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新进口产品质量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利用2005~2013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从新进口产品和现有进口产品的角度出发,分别测算了这两类产品的进口质量,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基于2005~2007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了新进口产品质量影响企业创新的回归方程,实证分析了前者对于后者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并研究了企业异质性条件下的相关影响。研究认为:新进口产品质量在总体上高于现有进口产品,且质量增长率高于现有进口产品;无论是按照中间品、资本品和消费品分类,还是按照进口来源国是否是OECD国家分类,这个结论都成立;新进口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现有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新进口产品质量可以通过刺激企业的研发投入来影响企业的新产品创新;新进口产品质量对各类企业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其中的出口企业、东部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可以通过进口高质量的新产品来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政府可以继续实行积极的贸易政策,鼓励企业在进口中学习,驱动中国的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要素比价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之一.改革开发三十年来,福建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直至近十年,福建的产业扩张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福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至今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它保持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大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却严重萎缩了福建省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加快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适度提高劳工工资,以此促进产业转型,改变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推动居民消费扩大,使经济增长从投资推动、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出口及国内消费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