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时期对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理解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价值标杆,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所包含的对个体的尊重和关怀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必要的合理诉求,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所催生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提升文化自觉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发展目标。基于此,应以影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前提来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政党兴衰、永葆先进性的道德基石.民族院校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具有特殊意义;民族院校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应该遵循与时代相适应、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相承接、与大学生成长认识规律相衔接的基本原则.探讨其价值向度和提出民族院校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基本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当前受校园文化建设不足的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育存在着受多元文化冲击、主体积极性不够、实效性差等问题。从“黄金三角形”文化载体模型构建出发,应加强校园文化的制度载体、物质载体、实践载体等方面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有效培育。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快速进程中,多彩的民族文化倾向于趋同化,这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从中层功能分析理论出发,强化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民族文化特色,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突出规划性,强化和谐性、治理性与多彩性,全力走校园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铭彬 《学术论坛》2006,(10):36-38
当21世纪的人类把目光落在当今世界普遍性的生态危机上并进行沉重反思时,我们不能不感叹老子的远见卓识——他在探求生存与自由的同时,就已在思考获取它们的条件了,并把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上升到了人类行为价值的高度,他要求人们通过理性的实践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的永久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集合全民智慧提出的思想结晶,对统领全体民众思想,形成社会共识,推进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和谐校园建设的依据及社会主义大学生培养的思想源泉。但当前,受西方社会思潮、我国社会转型及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高校应抓好意识形态管理,适时改进教学与育人模式,发挥好理论研究功能及不断拓宽教育载体渠道,以更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党和国家主流理论教育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困境,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化正常进程.作为政治行为研究方法中重要分支的社会学习理论应引入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中,指导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我们应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向社会开放,促进校园文化的系统性,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提升校园文化的理论档次,从而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没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发展与前途。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