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化哲学大体上经过了四个历史演进阶段,“中体西用”是现代化哲学的起步形式;进化论是第一个超出封建主义传统哲学范畴的世界观理论;文化哲学反思是中国现代化哲学的多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中国现代化哲学提升到科学实践观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发新型实践范畴,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实践概念、哲学观、真理观、历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创新,促成了哲学历史上的实践论转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刍议——兼论“物的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代性“物的依赖性”的症候入手,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物的依赖性”的普遍特质、发生机理和历史意义,从而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物的依赖性”的理论。从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历史上看,马克思的“物的依赖性”的理论虽然内涵十分深厚,其地位和意义却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其光芒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被所谓“五形态理论”遮蔽了。“物的依赖性”的理论堪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精华,对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现代性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具有极重要的思想价值。“物的依赖性”理论的当前意义主要是要正确对待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应该从人类历史长远发展的尺度认识“物的依赖性”,充分理解和积极利用世界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重建中国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在新时代也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相应的,应该从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定义、基础定位,精深观照、跟进、概括新时代实践发展的重大变化和重大进展,及时反映、深度反思和积极增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三重维度,审视、反思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发展进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哲学经典文献的礼记《大学》篇以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炼阐发树立了中国传统实践哲学的一个思想丰碑,深刻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范。《大学》阐发的“大学之道”固然会存在某些历史的局限性,但其独特的思想品格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即使与西方现代实践哲学相比也仍然显示出独特的精神魅力,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指导当代人走出自我异化信仰困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待知识分子的方法在实践和理论中存在着差异,同时也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毛泽东对于知识分子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既有理论上客观、公正的认识和探索,又有实际问题上的偏差和失误。邓小平在汲取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有了认识的突破和方法创新。为何存在着这样的差异和历史代谢关系,应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和思想背景中探求缘由。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快速发展的主渠道,其进程已经达及深水区,亟需辨明本体才能校正航向.可以从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阐明改革发展的本体意义: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本体是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以现代化为方向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其本体意义在于同时面临扬弃“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双重历史压力;而当前发展实践的本体目标则在于立足人的存在方式的演进逻辑,超越官本位等顽固文化价值,规避“片面现代性”,构建具有现代社会基础的优良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8.
实践哲学是关于实践的哲学,可以从实践的诸多维度展开.首先,可以从时间维度加以解读,理解其革命性意义.其次,从概念构成维度解读,理解其逻辑指向.第三,从现代影响维度解读,展现其蓬勃理论生机.  相似文献   
9.
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树立哲学标杆,应该注意充分吸收和借鉴以往各种现代化实践及其理论、特别是近代西方现代化哲学所揭示的经验和教训,遵循普遍规律,实践普适原则。同时必须立足于本国实际,科学地利用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本土理论和文化资源,批判继承、汲取精华。更须重视着眼于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凝练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哲学。  相似文献   
10.
对世界观与实践观的关系问题 ,存在着两种观点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世界观哲学的理解 ,另一种是实践观哲学的理解 :世界观哲学把哲学看作是世界观的学问 ,因此认为所有理论包括实践观的哲学意义都主要源于同一个基本事实 ,即它们都是世界观理论的组成部分 ;而实践观哲学把哲学看作是实践观的学问 ,因此所有理论问题的哲学意义 ,当然也包括世界观问题的哲学意义 ,从根本上来说都主要源于同一个原始事实 ,即它们都是实践观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往人们习惯于从世界观哲学的立场上理解问题 ,而本文则尝试从实践观哲学的立场上 ,重新阐释世界观与实践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