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贫困与赋权:基于公民身份的贫困治理制度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建构问题,内嵌于一定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制度框架,应对当前贫困新挑战的根本途径在于贫困治理的制度创新。作为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公民身份为阐明贫困治理的制度机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视角,有助于剖析贫困治理的责任基础、动力结构及改革诉求,为突破当今贫困治理工作的困难指出了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2.
转型经济视角下政府治理及体制性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经济研究为分析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变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两个基本变量,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都受制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体制性约束.1978年以来由计划向市场的经济转型既是政府治理变革的后果,又构成后者最根本的驱动力.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应适时地调整治理理念,协调合法性与合理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构有效政府,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政府治理也面临一系列体制性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3.
霍布斯与近代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布斯的政治学说使西方政治思想主题完成了从中世纪神学政治观到近代法学政治观的转变,为近代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霍布斯的自由观导致了其政治理论中自由前提和专制结论的矛盾。霍布斯对个人自由性质采取的工具主义态度是解读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洛克和卢梭对霍布斯思想遗产进行了批判和继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自由观,开创了自由主义的不同传统。  相似文献   
4.
吕炜  靳继东 《管理世界》2019,35(9):1-15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制度安排服从于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的需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新中国财政70年发展的历史逻辑。财政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财政实践的内容和财政理论的进展。本文立足于这一历史逻辑,分析财政发展各阶段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演进的实质,总结创新性的财政制度设计对于特定阶段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对各阶段中不同财政思想的内在联系做出新的理解和思考。这种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研究框架同时也为研究一个国家的财政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政府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和复杂性,反映了政府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其深层次原因是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存在.本文从有关政府行为的一些核心概念人手,探讨了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对此问题研究的现状和逻辑,并对政府合法性危机及其对治理变革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民主化有目标和过程两层含义。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启的东亚民主化进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优先于政治发展 ;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导和自下而上的抗争相结合 ;东亚鲜明的地区文化特色。从民主化的目标层次讲 ,东亚的模式不适合于中国 ,但从过程层次讲 ,它则有许多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西方近代自由主义传统:从霍布斯到约翰·密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代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和演进理解自由主义的内涵是理解当代自由主义所遇困境的基本理论视角。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为近代自由主义确定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自然权利、契约学说和个人主义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由主义学说的理论核心。边沁和约翰·密尔对 1 7世纪激进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理性方法论、形而上学的契约观及其革命主张进行了批判 ,将功利原则作为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 ,从而使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中心问题由政府的合法性基础转为对政府运作的合理性的关注 ,发展了自由主义的基本传统。密尔的自由理论既是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总结 ,又开启了向现代自由主义转变的历史性潮流。  相似文献   
8.
政府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和复杂性,反映了政府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其深层次原因是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存在。本文从有关政府行为的一些核心概念入手,探讨了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对此问题研究的现状和逻辑,并对政府合法性危机及其对治理变革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阶段性是理解和探讨政治文明的重要理论视角。古希腊政治哲学确定了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和逻辑结构,从现实城邦对理想政治模型的模仿和切近程度来评判政治文明发展的进步性质;中世纪神学政治观拓宽了研究政治文明的视野并以必然性充实了政治文明进步性的内涵;霍布斯、卢梭、黑格尔等思想家结合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现实,摒弃了中古时代政治文明进步性的狭隘传统和观念,使政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现代阶段。政治文明的阶段性发展体现的理性主义传统对政治文明的实践产生着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和扬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理论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政治理论体系,把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