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不足与构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监管主体不清,监管环节缺乏统筹与协调,监管对象缺乏标准化规模生产,监管方式不健全,社会监督力度不足,信息公开体系不健全。本文主要通过建立健全五元主体监管模式、加强六环节链全程监管、增强区域链之间衔接监管、完善多条监管链、健全信息链监管模式等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从主体链:政府-社会中间层-生产者-消费者-大众媒体;环节链:产前-生产-流通-消费-监管-进出口;区域链:农产品生产落后区域-农产品生产产业区-城乡结合区-城区;监管链:制度监管-技术监管-经济监管-组织监管-行政监管;信息链:生产信息-消费信息-检测信息-预警信息等立体监管网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公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通过理性分析和谐发展理念、社会秩序与社会正义理念、生存权与发展权并重理念等,以及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监管主体不清,监管环节缺乏统筹与协调,监管对象缺乏标准化规模生产,监管就不健全,社会监督力度不足,信息公开体系不健全等监管的不足。提出主体链、环节链、区域链、监管链、信息链等立体网监管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各相关主体共同努力完成。以下主要从主体链、区域链、环节链、监管链、信息链等五体链来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社会整体利益本位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立法宗旨和终极目标。它所追求的整体利益是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既不同于个人利益,又不同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新型利益,是一种发展中的动态的"社会利益"和"增量利益"。经济法通过立法宗旨、社会整体调节机制、制度架构和个体协调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它是一种追求实质公平、结果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是科学发展观对经济法理念的客观要求和科学反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