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1989年的政治风波和东欧局势的剧变,把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问题,更加尖锐地摆到我们的面前了。为了挫败帝国主义的图谋,我们必须努力办好高校,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本文试就高校反对“和平演变”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高校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颠覆和消灭社会主义制度是帝国主义的既定战略。进入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了对话,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于和平状态之中,特别是80年代以来,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法制与道德教育亟待加强韦成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胜利迈向21世纪的宏伟纲领,是中国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高等学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韦成良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因此,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人才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因此高校素质教育应以创新素质教育为重点。学生创新素质是德智体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德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工作中是责无旁贷且大有可为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带头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必须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高校德育无论从其工作性质还是从自身业务优势来看,都应该承担重要的职责,起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这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我院党委书记、副教授韦思顼主编的《民族高校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程》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该书根据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培养目标的指示精神,联系少数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生产力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作了极其精辟的论述:“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因此,“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无疑,发展生产力也应当是我们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产力标准也应当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1989年夏季的政治风波之后,人们正在冷静的思考着过去,认真地考虑着未来。中华人良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了,为什么在这块土地上还会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为什么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竞有那么多人被卷入动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