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合价动词性成语要求两个个体与它发生强制性的语义联系,句法上既可以是一价的,也可以是二价的。分舍价动词性成语从语义上可以分为两类:非自主属性类成语和非自主动作类成语。非自主属性类成语又可分为比较类和关系类。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大量含高量或极量语义的词语进行句法语义分析后发现:表达极高量语义的手段主要有状位、定位成分表达极高量,补位成分表达极高量,谓语中心自身表达极高量三种;所表达的量的类型主要为动作极高量、心理极高量、性质极高量;部分极高量词语具有视觉、听觉、动感等形象色彩意义。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理论可知,新闻事实的罕见性、语言传播策略、网民去个性化心理是这类词语出现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讨厌"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论述了"讨厌"的成词过程、语义演变。明清时期,它由短语融合成复合词,演变途径为:动宾短语/兼语短语〉复合词。"讨厌"最初表达"令人厌恶",清末发展出"厌恶"义、民国时期发展出"嗔怪"义。认知凸显和高频使用是其词汇化和语义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使用一个多维度量级模型来解释"即使p也q"的量级意义和句子的生成,并指出量级差异的本质是常规关系和非常规关系的不同。这可以解释两类特殊的"即使p也q"句:条件肯否对立句和假性反蕴涵句,从而证明量级性是"即使p也q"核心语义之一。  相似文献   
5.
"讨厌"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论述了"讨厌"的成词过程、语义演变.明清时期,它由短语融合成复合词,演变途径为:动宾短语/兼语短语>复合词."讨厌"最初表达"令人厌恶",清末发展出"厌恶"义、民国时期发展出"嗔怪"义.认知凸显和高频使用是其词汇化和语义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当代汉语中“说不准”从动词短语发展出情态副词用法.语料显示这个演变是突变的,考察后发现这种语义突变是语言内部发生的类比语法化的结果,而不是一般语法化过程的结果.类比语法化具有很多不同于一般语法化的特征,能够解释一些低频结构的语义演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