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阐述了“智能检测与生产过程控制”专业方向的“智能化检测课程设计”内容安排及其制作过程中的几点创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培养学生把握系统整体和具体操作实施的能力,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的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际的联系与新方案和新内容设计培养学生在工程实际中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该内容和创意经过两届学生的尝试,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苏联作家卡里姆在《漫长的童年》和《普罗米修斯,别扔掉火种》中,艺术地描写了人类的“童年”与“成人”,思索现代社会人性、人的道德情感与理性意识等问题,强调人的心灵的自我觉醒与自我铸造,他的作品是一部心灵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韩捷进 《齐鲁学刊》2012,(1):156-16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作家,在社会性强、哲理倾向突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明显地融入非现实的虚拟性艺术,以神话、民间传说、幻想、梦幻、科幻等艺术形式构思作品情节、塑造人物,打破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形式上的一致性,构成具有虚幻特征的艺术情境,表现人类社会现实生活,揭示理性的思想观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学的幻化虚构艺术既与以变形、怪诞为表征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不同,也与西方文坛非虚构文学思潮不同。艾特玛托夫等苏联作家运用的主要是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他们对虚拟性艺术的运用是为了强化现实思想的表达。苏联文学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完美融合,丰富了当今世界文学艺术的方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同时,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学的虚拟性艺术,改变了以往苏联文学艺术创作手法比较单一的现象,使苏联文学朝着多元化艺术创作方向发展,这在俄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创新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4.
存在文学是一种人生文学、哲学文学.存在文学家将对人类现实的认知--否定与肯定、对人生的体验--对抗与悲哀镶进自己构建的艺术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哲理,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不幸的人们提供一种选择的人生方式.  相似文献   
5.
自然主义文艺理论的倡导者、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著名作家左拉,在创作过程中,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时时处于矛盾斗争状态之中。他的前期作品,自然主义倾向比较明显;而后期的创作,现实主义因素逐渐加强,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小酒店》(1877)与《萌芽》(1885)是左拉的文学大厦——《卢贡·马加尔家族史》中的两部描写工人生活的长篇  相似文献   
6.
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战场小说都突出了战争中人的思想、情感、性格与命运的描写,在审美观念、创作视域乃至创作话语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人性、历史哲思、悲剧意识特征明显.但苏中各自的文化道德传统与社会现实背景及文学基础,又决定着苏中战场小说各自发展的轨迹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周围好心的同事、家人和朋友们,也会对你喋喋不休他们购买保险的经验和心得,但这些话有多少是可以相信的呢?拆穿谎言之前,我们先来谈一下什么是重大疾病——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8.
70多年的前苏联文学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理想激情的艺术岁月、纪实批评的文学年代、理性哲思的创作时期。不同时期的文学,人性特征鲜明,艺术路径清晰,文学呈发展态势。通过描述苏联文学的艺术流变,反思苏联文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20世纪下半期的苏联文坛,生态题材的作品之多,作家探索面之广,作品内容之丰富,堪称当代世界文学之最,成为人类艺苑的一道亮丽景观。  相似文献   
10.
苏联"现代"文学,与其他民族国家特定时期的文学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迹.创作活跃在这一时期的苏联作家,在作品中反映苏联社会的主流思想与人民的精神,在文学殿堂中大力塑造在苏联革命与建设中的人民形象,抒写人民意识的觉醒与创建新生活的信念,揭示苏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30多年的苏联"现代"文学见证了苏联社会的历史风云,也构成其独特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